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姑苏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姑苏台

《姑苏台》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越因伐吴,贬之姑苏。”裴骃《史记集解》:《越绝书》曰:“阖庐起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三百里。”司马贞《史记索隐》:“姑苏,台名,在吴县西三十里。”又,《越绝书》卷二《越绝外传记吴地传》:“胥门外有九曲路,阖庐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又,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子胥谏曰:‘王勿受也,昔者桀起灵台,纣起鹿台,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谷不熟,天与其灾,民虚国变,遂取灭亡。大王受之,必为越王所戮。’吴王不听,遂受而起姑苏之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不绝嗟嘻之声,民疲士苦,人不聊生。”梁·任昉《述异记》:“吴王夫差筑姑苏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数千人,上别列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吴王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宫、铜沟玉槛,宫之楹皆珠玉饰之。”又,唐·陆广徵《吴地记》:“姑苏台在吴县西南三十五里,阖闾造,经营九年始成。”又,《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治姑苏之台。”

【释义】姑苏台为春秋时吴国著名的楼台,相传夫差与西施日日于此台上饮宴作乐。或以为阖闾所造,《吴越春秋》还以为是越国计谋,献材让夫差造台。也可能是阖庐造,夫差大加修建雕饰。

【例句】①建姑苏百尺高台,贪看西施,杏脸桃腮。(卢挚〔双调·蟾宫曲〕《西施》)用《述异记》所写故事咏西施。②荒台谁唤姑苏,兵渡西兴,祸起东吴。(徐再思〔双调·蟾宫曲〕《姑苏台》)姑苏台怀古之作,写吴越之争。

姑苏台

姑苏台

台名。又作“姑胥台”。在姑苏山上,相传为吴王夫差所造。《墨子·非攻》:“(夫差)遂筑姑苏之台,七年不成。”左思《吴都赋》:“造姑苏之高台,临四远而特建,带朝夕之浚池,佩长洲之茂苑。”李善注引《越绝书》曰:“吴王夫差起姑胥之台,五年乃成,高见三百里。”此言吴都宫室楼台造作之盛。

☚ 陔下   虱胫虮肝 ☛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亭臺部 > 臺名 > 姑蘇臺
姑蘇臺  gūsūtái

亦稱“姑胥臺”;省稱“胥臺”。臺名。座落於江蘇吴縣西南姑蘇山(一名“姑胥山”)上。臺以山名。相傳爲吴王闔閭(一説夫差)所築。漢·袁康《越絶書·外傳記吴地傳》:“春夏治姑胥之臺。”又:“胥門下有九曲路,闔廬造以遊姑胥之臺,以望太湖、中闚百姓。去縣三十里。”唐·衛萬《吴宫怨》詩:“勾踐城中非舊春,姑蘇臺下起黄塵。”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江南·蘇州府·長州縣》:“姑蘇山,一名胥山,一名姑餘山,姑蘇臺在其上,闔閭所作也,一名胥臺。”參閲《嘉慶重修一統志·蘇州府·古蹟》。

姑蘇臺

姑苏台

姑苏台

春秋时吴王夫差修建,遗址在今苏州郊外灵岩山。当时各国诸侯都在都邑附近经营园林,多数以台作为中心。据《述异记》记载:“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三年乃成。周旋诘曲,横亘五里,崇饬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上别立春霄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姑苏台虽也有通神明的作用,但已是一座以游赏功能为主的比较完备的园林了。

☚ 灵囿   丛台 ☛
姑苏台

姑苏台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国君阖闾所建。又称姑胥台,在都城西南35里处。《史记·正义》 云:“在吴县西南30里横山西北麓姑苏山上。” 另一种说法认为姑苏台在皋峰山,同治朝 《苏州府志》 卷6载: “皋峰山顶有石筑基址,传为吴王殿基。或云即是姑苏台址。旧志台在姑苏山,误。”《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献 “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吴王大悦,于是起姑苏台。《苏州府志》 卷35引《洞冥记》 云: “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台上别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盛致妓乐,日与西施为嬉。” 姑苏台当为吴国建筑精华所在,专供吴王享乐。公元前482年,姑苏台被伐吴越军焚毁。后秦始皇东巡会稽,曾登上姑苏台基。史学家司马迁年青时南游吴越,也曾登上姑苏台基。

☚ 丛台   黄金台 ☛
000039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