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奥尼尔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奥尼尔Eugene O’Neill
奥尼尔美国戏剧作家。生于1888年10月16日,1953年11月27日逝世。父亲是著名戏剧演员。上过普林斯顿大学,曾在戏剧写作班学习。1902年进入康叶贝茨学院,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1912年他第一次读到了斯特林堡的剧作并决心开始创作剧本。到1914年他已完成了《终生伴侣》等7部短剧。1917年他的《东航加地夫》上演,反应热烈,从而坚定了他在戏剧界发展的信心,他不仅继续写作,还亲自制作,导演和演出了《饥渴》(1916)。他的作品大致可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是他早期创作的短剧,其中只有《饥渴》(1916)、《蜘蛛网》(1913~1914)、《警告》(1913~1914)、《雾》(1917)、《无懈可击》(1913~1914)发表。第2部分是一系列浪漫、伤感的现实主义短剧。如《东航加地夫》(1916)、《漫长归途》(1917)、《禁地》(1917)和《加勒比的月亮》(1918)等。第3部分是他1920~1924年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剧作已渐趋成熟,其中包括兼容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神秘主义的剧作《琼斯皇帝》(1920)和《毛猿》(1922),以及《天边外》(1920)、《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1924)、《泉》(1925)、《榆树下的欲望》(1924)。第4部分是他大胆探索之作,这些作品的特点是主题重大,体例冗长,所反映的观念庞杂,含有理想主义的倾向,大力追求戏剧效果。代表作有《马可百万》(1928)、《大神布朗》(1926)、《拉撒勒斯笑了》(1928)、《奇妙的间奏曲》(1928)、《发电机》(1929)、《哀悼》(1931)、《啊,荒野!》(1933)等。第5部分是他体弱多病时的创作,如《送冰的人来了》(1939)、《诗人的气质》(1935~1942)、《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1941)、《休吉》(1942)、《月照不幸人》(1943)、《更神气的建筑》(1953)。曾4度获得普利策奖(1920、1922、1928、1957),还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成就在于使美国戏剧真正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促进了戏剧的繁荣和发展。 奥尼尔 奥尼尔1888—1953Aoni'er,Eugene O'Neill美国戏剧家。出身于演员家庭。幼年跟随父亲在各地巡回演出,从小受到戏剧艺术的陶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一年,后从事过多种职业,在海上和港口生活数年,取得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为他日后创作准备了素材。1912年开始戏剧创作,早期作品包括8个独幕剧和2部长剧,其中的独幕剧《东航加地夫》较为成功。1914~1915年入哈佛大学贝克尔教授的戏剧班学习,1916年参加普罗温斯顿剧社的创作和演出活动。1920年写出多幕剧《天边外》和《琼斯皇帝》,受到戏剧界的广泛注意,开始成名。 ☚ 海明威 庞德 ☛ 奥尼尔 奥尼尔1888~1953现代著名戏剧家,美国现代悲剧的创始人,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获得者。 奥尼尔像 《通往黑夜的漫长旅程》 剧照 ☚ 庞德 菲茨杰拉德 ☛ 奥尼尔见“艺术” 奥尼尔1888—1953Eugene O'Neill美国戏剧家。1913年开始戏剧创作。作品从不同侧面刻画了充满矛盾、悲剧层出的美国社会生活风貌。技巧上反对传统手法束缚,常以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被认为是“严肃的美国戏剧家”的先驱,使美国戏剧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生共写剧本50多部,主要有《安娜·克里斯蒂》、《琼斯皇》、《大神勃朗》、《奇异的插曲》、《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等。 奥尼尔 奥尼尔1888——1953美国杰出戏剧家,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早期较佳作品有《天边之外》、《琼斯皇帝》、《安娜·克里斯蒂》等。《榆树下的欲望》是他的成熟之作。其后他开始尝试新的戏剧技巧,在《伟大之神布朗》中,他使用了面具强调剧中的男人与其家人及其灵魂的不同关系。《奇妙的播曲》是一出马拉松式的九幕剧,演出时间达5小时,使用了旁白、独白及“意识流”手法。《啊·荒野》也是其佳作。《卖冰的人来了》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作者在患帕金森病和酗酒期间创作的两个剧本,经多年后才搬上舞台,被认为是现代剧坛最有份量的两个杰作。 ☚ 程朱学派 奥地利新闻社 ☛ 奥尼尔 奥尼尔1888~1953美国戏剧家,生于纽约。父为著名演员兼剧场经理,少时曾随其剧团游历美国各大市镇。1906年考取普林斯顿大学,因闹事中途转学。此后当过淘金工、水手、演员、导演、记者。1912年养病期间开始写作。最初上演的剧本《东航卡狄夫》描写一水手之死,为他奠定了表现抽象命运和悲观主义的基调。此后交替运用多种艺术方法进行创作。《天边外》(1920)和《榆树下的欲望》 (1925),都是以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著名现代悲剧。前剧描写一农民家庭兄弟二人的爱情及生活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到的无情破坏;后者表现资产阶级家庭为争夺财产所造成的罪恶后果。与前剧同年完成的《琼斯皇帝》,描写黑人首领琼斯因背叛自己的种族而被黑人群众杀死的悲剧,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范本。1922年创作的《毛猿》则兼用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描写一力大无比的司炉工人为了复仇和寻找归宿,最后被动物园大猩猩拥抱至死的悲剧,既揭露了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又表现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后期所作长剧《哀悼》(1931)虽评价甚高,但深受弗洛依德心理学影响。此后的重要剧作《卖冰的人来了》 (1939)和自传体戏剧《直到深夜的漫长一天》(1940),分别描写了一群失业者精神的幻灭和一个家庭的不幸生活,反映了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严重社会问题和作者消极悲观的思想。他一生创作剧本45个,4次获普利策奖,1936年获谱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展示了美国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苦难和人们心灵上的伤痛。艺术上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熔欧洲古典戏剧艺术和现代戏剧艺术流派于一炉,用旁白、独白、分隔演区法等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使传统悲剧艺术别开生面。他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者,对欧美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辛克莱 福克纳 ☛ 奥尼尔 奥尼尔1888—1953O'Neill美国戏剧家。出生于纽约一家旅馆里,父亲是演员,他家经常过动荡的生活。中学毕业后他上过一年普林斯顿大学。后辍学去做文秘工作,又去南美采矿,在海船上当水手等;1912年当记者,开始文艺创作,并参加过哈佛大学的戏剧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在剧本创作上有较大提高,他与刚建立的普罗温斯顿剧团建立了联系,由该剧团上演他的作品。早期作品《东航加地夫》和《漫长的返航》,主要反映水手在海上的艰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三幕悲剧《天边外》描写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俩的不幸生活,剧中人物凭一时冲动选择自己的道路,结果落得悲惨下场。演出获得很大成功,作者也因此获普利策奖。剧本《琼斯皇帝》写一个岛上的黑人首领琼斯的悲剧故事,用了复杂的布景、灯光、服装、道具。《毛猿》是他的代表作,剧本主人公扬克是远洋轮船上的司炉,他身强力壮,但受到旅客中有钱女人的侮辱,便到处去寻找他的生活地位,最后只好与动物园的一只大猩猩结交朋友,结果死在它的大力拥抱之中。剧中远洋轮船象征冷酷无情的现代社会。扬克象征原始人类和原始力量。以上几个剧本都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规范,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手法。他创作的重要戏剧还有《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大神布朗》、《拉撒路笑了》、《哀悼》、《送冰的人来了》等。他一生写了50多个剧本,曾四次获得普利策奖,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对现代美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杰克·伦敦 福克纳 ☛ 奥尼尔1888—1953Eugene Gladstone O’Neill尤金·格拉德斯通·奥尼尔。剧作家。生于纽约市。1906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一年后辍学。当过职员、水手、临时演员和新闻记者。1914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剧本创作。其生活经验丰富,作品题材广泛,多描绘吸毒者、妓女和各种无业流浪汉,揭露种族歧视,表现美国生活的悲剧性。毕生创作60多个剧本。常用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和意识流等手法进行创作,获巨大成功。1920、1922和1928年曾3次获普利策戏剧奖。因其悲剧创作的杰出成就,获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对美国戏剧的改革与创新作出很大贡献,被评论界称为美国最出色的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天边外》、《琼斯皇帝》、《安娜·克里斯蒂》、《毛猿》、《奇异的插曲》、《素娥怨》、《啊,荒野》、《送冰的人来了》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