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命命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命命鸟 命命鸟短篇小说。许地山著。发表于1921年1月《小说月报》。写一对青年男女的悲剧故事。居住在缅甸仰光的青年敏明与同学加陵相恋,由于双方家长的阻碍,不能顺利成婚。敏明在幻境中看到极乐世界,看到那个世界中成双成对、待在一起的命命鸟。清醒以后,就决心去寻求那极乐的境界。加陵知道了她的心思,愿意与她一同高高兴兴地携手投水殉情。作品热情赞扬他们的纯洁爱情和反抗封建礼教的行动,在当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作者写他们在婚姻受挫时竟在宗教启示下双双自杀,宣扬“得除一切障碍,转生极乐国土”的佛家思想,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习俗的憎恶。小说在虚构的情节中含有浪漫主义色彩,并展现了异域风光画面,笔调清丽。 ☚ 茶寮小史 超人 ☛ 命命鸟 命命鸟短篇小说。许地山著。初载于1921年1月《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初收于1925年商务印书馆版《缀网劳蛛》。作品以缅甸仰光为背景,描写一对青年爱侣加陵与敏明在封建礼教和宗教迷信的压力下无法结合而双双殉情的故事,控诉了黑暗的旧社会及其封建婚姻制度。而女主人公敏明的虔诚的宗教感情和最后他们相偕投水时那般“自在”、“快乐”的描写,又体现出以有生为苦恼以涅槃归真为极乐的佛教思想的影响。不过,作品的主旨并不在宣扬佛教思想。茅盾指出: “《命命鸟》里的加陵受了佛教的教育却反对佛教,敏明的厌世实在因为了恋爱不自由,不过借了佛教的口头禅使她这自杀的悲剧变做了幻想的快乐。”而敏明“厌世的目的是‘得除一切障碍,转生极乐国士’”(《落华生论》),带上了宗教色彩。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情调而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悲剧。茅盾认为这形式上的二重性是和当时作者思想上的二重性一致的, “浪漫主义的成分是昂扬的积极的‘五四’初期的市民意识的产物,而写实主义的成分则是‘五四’风暴过后觉得依然是满眼平凡灰色的迷惘心理的产物。”(《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由于独特的题材,浓厚的异域情调,动人的情节和渗透其中的真挚的感情,使它成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颇有特色的作品。 ☚ 话">牧羊 ![]() 命命鸟mìng mìng niǎo〈名〉佛经所称的雪山神鸟,一身两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尼波罗国》:“(泥波罗国)出赤铜,牦牛,命命鸟。”许地山《缀网劳蛛·命命鸟》:“敏明听见‘命命鸟’三字,心里似乎有点觉悟。” 命命鸟短篇小说。许地山作。发表于1921年。通过对世家子弟加陵与俳优之女敏明爱情悲剧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充满异国情调和宗教色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