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造影术
心血管造影术是将含有机碘化合物在X线照射下不透明的造影剂,快速地注入血流,使心脏和大血管腔在X线照射下显影,同时用连续快速摄片、电影摄影或磁带录象等方法,将心脏和大血管腔显影的过程拍摄下来。分析显影的结果时可以看到含有造影剂的血液流动顺序以及心脏和大血管腔的充盈情况,从而了解心脏和大血管的生理和解剖的变化。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心脏血管病的方法。
进行心血管造影的基本条件是有合适的造影剂和X线快速连续摄影设备。造影剂要求在X线投照下阴影浓而显影清楚,粘稠度低而可快速注射,毒性作用小而可多次注射。目前常用的造影剂中,70%的醋碘苯酸钠(so-dium acetrizoate)粘稠度较低但毒性较大,50%泛影钠(sodium diatrizoate)毒性较低但粘稠度较高,注射前需要加温;60~76%的泛影葡胺(meglumine diatrizoa-te),毒性及粘稠度均较低,因而应用较广。后者用量每次造影最多用76%1.0ml/kg,成人一般每次40~50ml。
造影剂应用前应先将选用的造影剂0.1ml作皮内碘过敏试验,阴性者再用1ml造影剂作静脉注射,如无反应方可应用。
心血管造影用的X线机需能在短时间内输出较大量的X射线,从而缩短曝光时间,便于快速连续摄影和提高影像清晰度,因此要求有500mA以上的大容量,X线球管功率在50kW以上。如作互成直角的双向同时摄影,则要求1000mA以上的X线机或两台500mA以上的X线机配套,同步摄影。
快速连续摄影需要有快速换片机,并在X线机连续曝光时联动换片。目前一般的快速换片机每秒可摄6张普通大小的X线片,正侧位两台机器换片可同步联动进行。一般造影每秒2~3张的换片速度已能满足诊断要求。利用荧光缩影照像机拍摄100×100mm的缩影片,换片速度可达每秒6张,能节约大量胶片,但所得到的影像较大片稍逊。用荧光影像增强装置配以X线电影摄影,每秒可摄24~80帧图象(甚至可多达200帧),整个造影过程可在电视系统中监视,影片放映时可对造影剂在心脏、血管内的流动以及心脏大血管各部的结构作动态观察。此外造影过程也可进行磁带录象。
摄影时按需要选用正、侧位或左、右斜位等,双向同时投照时注射一次造影剂可获得两个互成直角投影的影像,既可减少造影剂的注射次数,又可将两个面的影像对照分析,提供更多的诊断资料。
心血管造影术用于临床时,最初是通过静脉穿刺针经皮肤穿刺上肢肘部静脉或下肢股静脉注入造影剂的。待造影剂进入心脏、大血管腔时已被血液稀释而浓度降低,因而显影不够清楚; 同时各房室腔的投影相互重叠也影响观察。目前除诊断腔静脉病变和婴幼儿的某些心脏血管病外,已为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所取代(见“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