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司马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司马错

战国中后期秦国大将、秦国南进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曾在秦惠文王面前与张仪争论秦国战略扩张的方位顺序,力主先南后东,认为秦岭以南的巴、蜀、汉中,地广财丰,得之则可富国、广地、强兵,而巴、蜀又居楚之上游,“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这一见解甚得惠文王赞同。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受命与张仪等起兵攻蜀,与蜀军大战葭萌关(今四川广元县境),大败之,杀蜀王,遂定蜀,并相继灭巴。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与甘茂、张仪复伐蜀,杀死叛秦的蜀相陈壮,秦昭王七年(前300年),率军攻魏之河内,迫魏献河内、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以军十万、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溯涪陵江攻取楚之黔中,拉开了秦由川、黔大规模攻楚的序幕。

司马错sī mǎ cuò

〖名词〗
人名。战国秦惠文王时人,秦将,曾建议秦惠文王攻取巴、蜀,为秦最后统一中国准备了物质条件(3)。《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欲伐蜀。——司马错想攻打蜀国。《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曰:“不然”。——司马错说:“不是这样。”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

秦国名将。事秦惠、武、昭三王,在蜀中任事,功绩卓著。周慎靓王五年 (前316年),蜀王伐苴,巴、苴求救于秦时,力主伐蜀并取之,作为伐楚的准备。秦惠文王采纳此议,令他与张仪、都尉墨将兵伐取蜀国,并一举取巴。周赧王五年 (前310年),与秦将甘茂等又伐蜀,诛蜀相陈壮。周赧王十四年 (前301年) 蜀侯辉反,再次定蜀。周赧王三十五年 (前280年)率巴蜀十万之众伐楚,取楚黔中郡。

司马错

战国后期秦国将领。其祖先为周人。历仕于秦惠文王、武王、昭王三世,爵左更。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为攻蜀、攻韩敦先不能决,错主张先攻蜀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民足以强兵,为秦王采纳。奉命率军从石牛道(古代由关中入蜀的主道)攻蜀,灭蜀国。旋灭苴、巴二国。此后又领兵攻取韩、魏众多城邑。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率兵10余万,攻取楚黔中郡,迫楚献汉北、上庸地于秦。

司马错

战国时秦人。曾力主灭蜀,与张仪率军攻克蜀国。秦昭王六年(前301)奉命平定蜀候煇之乱。此后,又相继攻魏伐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