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国内外都尚无定论。本世纪20年代的苏联,曾产生“部门统计学派”和“区域学派”。前者主张从资料统计去研究各经济部门,因而忽视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分析各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不同的两种国家性质也不加区别,使经济地理学走向庸俗社会化。后者强调要研究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并将居民和社会的历史发展特征作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条件,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心,应是区域经济的综合性研究,指明区域经济的发展远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又出现了“经济学派”,他们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分布的作用,反对“生产力配置”的主张,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分布。
在解放初期,我国由于受苏联经济地理学界区域学派和经济学派争论的影响,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有两种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配置。生产关系不应该包括在经济地理学的范围内,因为生产关系是不能配置的。但是,生产关系是研究生产力配置的出发点或手段。这种观点以孙敬之为代表。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配置。理由是: 生产意味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可分割,不应该把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在生产力范围内,只有把研究对象理解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的生产配置,才能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全面情况,才能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这种观点以曹廷藩为代表。
目前,我国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仍然有三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 (力)布局 (分布) 规律的科学。并具体表述为: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分布 (即透过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力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研究生产力的地域组合(区域布局)和地理分布规律。理由是:(1)凡是有物质资料生产的地方,必然有生产力的地理分布问题,而“生产力的地理分布”比“生产力配置”、“生产力布局”涵义要广一些; (2)“区域布局”和“地理分布”都强调了空间的概念,体现了经济地理学的地理学特性; (3)“生产力的地理分布 (包括区域布局) 规律”的定义,表明该学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实践意义。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各部门及生产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布局规律的科学。理由是: (1)使用“生产地域综合体”的提法,是强调应从“地域”(或空间)出发,探索生产(或生产力) 的结合(或组合) 的规律性,突出地理学的共同个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2) 表明了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布局的两种基本形式: 不同部门的生产力布局规律; 地域的、综合的生产力布局规律; (3)说明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研究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

☚ 二十七、经济地理与生产力布局   2.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
000006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