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诗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诗镜

古诗镜

古诗选集。三十六卷。明陆时雍编选。时雍字昭仲,号澹我,桐乡皂林镇(今浙江桐乡)人,工诗文,尚气节,髫年游泮。崇祯癸酉(1633)下诏举岩壑之士,时雍与之,然终不遇。久留北京,因寄馆于顺天府丞戴澳家,澳因事被劾,拉时雍以为证,因而下狱,卒于狱中。陆氏论诗注重“感通”,他说:孔子删诗“存止三百,亦取感通之至捷者耳。后之人必以义断。则郑、卫何以并存也”。并说:“是非之畛,理义之辨,必附性情而后见。”表现出他对明中叶以来诗人只在格律声调上下功夫,徒摹声响,不见才情的前后七子诗歌创作的不满。他说:“道发声著,情通神达,灵油油接于人,而不厌鸟之关关,鹿之呦呦,未闻其何韵之远,何律之调调也。”《古诗镜》就是贯彻他的论诗主张的选本。他说“是选不惟其词而惟其情,不惟其貌而惟其意。使天下闻声而志起,意喻而道行”(见其《序》)。注重情深意远的作品,选择较精,去取较严,在明清之际是较好的选本。但由于其说重于神韵,重视情深意远的作品,对于叙事诗则评论多不当。如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附于“乐府古辞”之后,言其情词纰谬,称之传奇则可,作为诗则稍嫌繁絮。有明原刊本。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八代诗乘   石仓历代诗选 ☛

古诗镜

古诗镜

古诗评选。三十六卷。明陆时雍著。选自汉魏以迄陈隋诗歌加以评说。前有总论,以神韵为宗,以情境为主。如称:诗须观其自得,古人佳处不在言语处。又说:气太重,意太深,声太宏,色太厉,佳而不佳,反以此病。又说:诗不患无材,而患材之扬;不患无情,而患情之肆;不患无言,而患言之尽;不患无景,而患景之烦。这些观点,颇为精到。看得出来,作者标举情、韵,实是针砭流俗。其选诗较为精审,评释亦称详核,其文学变迁之迹,可以据此书考见大概。在明末诸选本中,算是较有特色的一种。其总论中所指晋人华言是务、巧言是标,实际上隐刺钟惺、谭元春。但本书不免时俗,与竟陵诗派实貌同而小异。有明刊本。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六朝声偶集   古诗归 ☛

古诗镜

三十六卷。明陆时雍 (生卒年均不详)撰。陆时雍字仲昭,又一字幼淳,桐乡 (今属安徽省)人,嘉靖进士。明澄从子。知上高。后到永宁,有惠政,民为立生祠,升工部郎中。时武定候郭勋权倾中外,陆时雍劾其欺罔朝廷,落职。提举海北盐课,后勋败,累升江西提学副使,引疾归。著有 《平川遗稿》、《南游漫稿》、《古诗镜》、《唐诗镜》。是书为汉、魏至隋诗选本。凡三十六卷。辑录选评魏隋各朝的诗作名篇。前有《总论》一篇,其大旨以神韵为宗,情境为主。称:“诗须观其自得,古人佳处不在言语之间”。又称:“气太重,意太深,声太宏,色太厉,佳而不佳,反以此病”。“诗不患无材,而患材之扬。不患无情,而患情之肆。不患无言,而患言之尽。不患无景,而患景之烦。”其所言均妙解诗理。但因受时风之影响,所论亦有偏颇。如对《孔雀东南飞》,讥其情词之纰谬,对于储光羲、孟浩然则亦有微词。可见其论诗承王世贞、李攀龙之余绪。然其采摘取去精审,评释详校,都一一可考,见其源流。在明末诸选本之中,固不可不谓善本,书中评语,间涉纤仄,似乎渐染楚风。然而总论中所指毛晋“华言是务”,“巧言是标”,实以隐刺钟谭。其字句尖新,特文人绮语之习。与竟陵一派,实貌同而小异。此本与《唐诗镜》合刊,有明刻本、《四库全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