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发踪指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发踪指示fāzōng-zhǐshì

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犬追逐。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秦朝末年,萧何对刘邦一直非常敬重。刘邦起义反秦,萧何一直跟随,为他出谋划策,管理军务。刘邦攻入咸阳后,萧何并没有去取秦朝仓库里的金钱财宝,而是首先取了秦朝的图书、档案等资料。这对刘邦最后夺取政权和胜利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法令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灭秦后的楚汉相争期间,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自己则留守关中,为前方输送粮饷,支援作战。在刘邦屡屡失利的情况下,萧何仍然忠心耿耿,甚至把自己家族中凡能打仗的人全部送到了前方。公元前202年,刘邦论功封赏,封萧何为酂(zàn)侯,食邑八千户。其他大臣不服气,说:“我们这些人披甲持枪,不避艰险,奋战沙场,或多或少都有攻城略地之功。而萧何没有上战场,只靠舞文弄墨和口舌之劳,所得封赏却在我们之上,是何道理?”刘邦反问道:“你们知道打猎吗?”大家回答:“知道。”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犬吗?”大家又答:“知道。”刘邦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犬,而寻找、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让猎犬去追杀的,却是猎人。”
刘邦接着说:“在战争中,你们所起的作用就类似猎犬在打猎时所起的作用,而萧何所起的作用就类似猎人的作用。这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且,你们这些人跟随我,大多数是独身一人,多的也不过两三人,而萧何整个家族中的几十人都跟随我。他的大功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啊!”大家听了,才不敢再说什么。
现“发踪指示”多用来比喻幕后操纵、指挥。

发踪指示

原指猎人发现兽迹,放狗逐之。《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 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踪”作“纵”。颜师古注:“发纵,谓解绁而放之也。指示者,以手指示之,今俗言放狗。”后比喻指挥作战之人。

指挥

指挥

挥 麾(招麾) 拟(拟呵;裁拟;视拟) 指顾 指呼 指拨 招指处分 铺派 节制(~水师) 节度
指挥变换队列:调队子
指点,指挥:指泼
调度,指挥:呼应
用面部表情来指挥他人和表达意向:颐指色授
在背后策划指挥:幕后指挥
统率,指挥:率御
暗中操纵指挥:发纵指示 发纵指使 发踪指示 发踪指使
指挥灵活裕如:指挥自如 指挥如意 使臂使指
指挥如意,没有牵制:如臂使指 犹臂使指 若臂使指
指挥起来称心如意:颐指如意
各自行动,指挥不一:东驰西击
指挥失去效应:失灵
 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尾大不掉
消息不能正常传递,指挥不能正常进行:呼应不灵
指挥失策:进退失图
脱离实际乱指挥:瞎指挥(发令调度:指挥)

另见:发令 调度 调动 率领

☚ 指挥   指挥军队 ☛

发踪指示

发现野兽踪迹,就使猎狗循迹追踪。比喻幕后操纵。军事上用来比喻指挥作战。发踪:发现踪迹。指示:指使,嗾使。汉代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发踪指示发纵指示fā zōng zhǐ shì

pull strings from behind the scenes
❍ 有人~,就有人想登台表演一番。Some people are sure to strive to take the stage and perform so long as there is someone pulling the strings.
❍ 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汉书·萧何传》)As for Xiao He,he manipulated from behind the scenes. Therefore he is a meritorious man.

发踪指示fā zōnɡ zhǐ shì

指示:唆使。发现野兽踪迹,就唆使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指挥操纵。pull the strings, pull wires behind the scenes

发踪指示

发现踪迹,放出猎狗,指示方向令其追捕。形容指挥操纵。

发踪指示fā zōng zhǐ shì

【解义】发现野兽踪迹,指示猎狗追逐。比喻指挥操纵。
【用法】用于两者的关系。
【例句】对于那些藏在台后~、唆使别人干坏事的人,尤应绳之以法。

发踪指示fā zōng zhǐ shì

发现野兽踪迹,嗾使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指挥操纵。“发踪”,发现踪迹;“指示”,嗾使。《史记·萧相国世家》:“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曰:‘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发踪指示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刘邦起事之前,萧何是沛县的主吏掾。有一次,刘邦被征调带领穷人到咸阳去服劳役,县里的其他官吏每人送给刘邦300钱,而萧何则多送了200钱。刘邦对他非常感激。
刘邦响应陈胜起义,被封为沛公之后,萧何就帮助刘邦处理各种事务,成了得力助手。刘邦率兵攻破秦国都城咸阳时,一些将领都忙于积聚钱财,唯独萧何看中了秦朝丞相府和御史等处的各种图书档案资料,把他们妥为保存。刘邦称为汉王之后,萧何做了丞相。后来,项羽进入咸阳,将秦朝宫廷焚烧殆尽,而刘邦却借助于萧何保存下来的那些文献档案,对全国情况和百姓的疾苦仍然一目了然。萧何还向刘邦极力举荐了将才韩信,韩被刘邦任为大将军,结果为刘邦得天下立了大功。
刘邦引兵东出,平定三秦,又与项羽争天下时,萧何均留守关中。萧何不仅把关中经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替刘邦军队源源不断地供给军粮和新兵,确保了刘邦在一再军事失利之后仍能东山再起,并最终打败了项羽。
汉五年,天下稳定后,刘邦以功行赏。刘邦手下的文官武将拚命抢功,但刘邦却认为萧何是头号功臣,封他为酂侯,食邑户数比所有的功臣都多。
刘邦手下的大臣们心中不服,发牢骚说:“我们这些人在战场上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攻占过不少的城池和地区。他萧何除了有一点舞文弄墨的本领,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对敌战斗,他有什么大功劳?而今论功行赏,他得的好处却高过我们,这怎么合理呢?”
刘邦听后,很生气,问手下的大臣们:“你们都打过猎吧?”
群臣回答:“当然打过猎呀!”
刘邦接着说:“打猎时,追杀野兽和兔子的,是猎狗,但发号施令指挥猎狗的却是猎人。你们这些人,都只能追杀野兽和兔子,所以只能称是‘有功的猎狗’。萧何却与你们不一样,他能发踪指示,指挥猎狗,因此他是‘有功的猎人’。你们这些人跟随我到处征战,最多的也不过是两三个亲人,萧何却让全家几十口人都跟着我征战,他的功劳是不应该低估的。”经过刘邦的解释,大臣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列侯受封完毕后,还要排定位次。不少人说:“平阳侯曹参身上受了70多处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大,他理所当然排第一。”刘邦内心仍想排萧何为第一,但因封侯时已多给了他食邑户数,故排位次时不好再替萧何讲好话。
此时,关中侯鄂千秋却站出来发表了不同意见:“大家刚才的议论是不对的。曹参将军虽然屡建军功,但都是一时一事。汉楚相争,长达五年之久,我们曾多次打过败仗,丢掉了全部军队。多亏萧何丞相多次从关中发新兵补充,动辄数万之众,而且往往是在我们最需要军队的时候到达,才一再使汉军转危为安,绝处逢生。这是流传万世的大功劳。当时假如少一百个曹参,对汉来说还是无损的,因为汉不是有了曹参才保全的。但当时假如少了一个萧何,汉却未必能够保全。所以,不能把一时一事之功列于万世之功之上。我的意见,还是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刘邦听后,大加称赞:“讲得对!讲得好!”于是仍以萧何为第一,并又给了他2000户封户,用以报答当年萧何多赠给他的那200钱。
后来,“发踪指示”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在幕后指挥操纵。

发踪指示fā zōnɡ zhǐ shì

发现猎物踪迹,放犬追逐。比喻指挥操纵。也作“发踪指使”、“发纵指使”、“发纵指示”。

发踪指示fa zong zhi shi(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去追逐。比喻操纵指挥。
【也作】发纵指示
【近】发号施令
【反】任人摆布
【注意】发,不读fa。

6ZT1【发踪指示】fā zōng zhǐ shì

发现野兽的踪迹就放猎狗去追捕。比喻操纵指挥的人。也作“发纵指示”。

发踪指示fāzōng-zhǐshì

见“发纵指示”。《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兽处者人也。”

发踪指示fā zōng zhǐ shì

踪:踪迹。即发现野兽踪迹,便指使猎狗追赶。比喻出主意,操纵指挥。《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也作“发纵指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