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畜禽场的建立和完善
1953年,在南昌市北郊建立地方国营乳牛场,次年投资建立兴国、安福、玉山地方良种猪场。到70年代末,全省共有种畜场100余个。1982—1983年,省农牧渔业厅筛选了29个场作为省联系的场,给予重点扶助,实行“三定”(定饲养品种,定种畜规模,定供种任务),推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办场、提高效益”的办场方针,由省扶助育种专项经费和饲料粮,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扩建。还新建了18个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中型以上种畜种禽场,全省建成原种场18个,一级良种繁殖场43个,二级良种繁殖场40个。还涌现一批个体经营的种畜禽场或种畜禽专业户。形成了原种场、一级场、二级场、种畜种禽专业户相互配套,引进品种、培育品种、地方良种门类齐全,猪、禽、牛、羊、兔、蜂全面发展的良种繁育体系。全省建立家畜品种改良站(种公牛站、人工授精站)631个,饲养优良种公畜(禽),推广人工授精技术配种,推行经济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