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秦安县小商品市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1.秦安县小商品市场 1.秦安县小商品市场该市场始于1980年,当时仅有发照个体商业13户13人,摊点设在县城南下关, 表8-1-4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情况
表8-1-5甘肃省农村集市贸易情况
这个小商品市场初形成时,经营品种主要有针织、百货、手工业产品等3大类,160多个品种,2 000多个花色规格的小商品。现发展到包括布匹、成衣、小五金、塑料制品在内的8大类370多个品种、2 900多个花色规格。商品的来路甚广,有浙江、湖北、广东、上海、湖南、山东、山西、四川、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北京、天津等省市国营、集体企业的产品,也有乡镇企业、家庭手工业产品。经营者绝大多数是本县城乡个体商业户,近年来也有来自浙江、江苏、河南等8个省的86人参加购销活动。该市场出售的大众商品主要流向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宁夏等省区和本省的定西、平凉、庆阳和河西三地区,月流出成衣7万多件,小百货价值293万元、针织品价值118万元。以1988年为例,全年成交总金额384万元,其中针织品58.6万元,小玩具19.2万元,小百货134.4万元,小五金19.2万元,锈花线19.2万元,成衣38.4万元,布匹84.5万元,手工业品10.5万元。 这个小商品市场的主要特点: (1)商品小而全。上市商品拾国、合商业之遗、补市场需要之缺。如妇女用的梳子、发卡、镜子、网子、顶针、线团、包头、腿带,老人用的拐杖、火车头帽、水烟袋、旱烟锅、老花镜等,还有儿童玩具、学习用品、衣扣、衣架、鞋面布、领带、松紧带、腰带、铃铛等,应有尽有。 (2)销售趸而足。小商品市场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农村货郎担和运销专业户,在经营方式上多是趸售,批发约占总销售量的90%。有些商品专业程度很高,如布匹、丝线等,一个摊点一般是一个品种多种规格,有的摊点以一种商品为主,兼营少量其它品种。正常情况下,一个摊点摆的商品价值只有几百元、几千元,但却备有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商品库存。 (3)信息灵而快。这个市场的许多商户常年有专人东奔西跑进购商品。还牵动着一支万人的货郎担常年活动在省内各地运销商品, 他们既是采购员、推销员,又是信息员,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季节的需要和销售规律、特点以及货源、花色掌握得清楚,信息传递的快而准, 勤进快销, 经营活跃。 (4)价格活而廉。价格随行就市,购销双方协商议价,客商任意挑选。由于经营的商品多从生产厂直接购进,环节少,费用低,销售价格一般比国营低10%—20%,成交结帐时还抹零去尾给予照顾,购销双方都有利可得。 (5)运销多而远。该市场的销售对象是农村成千上万的货郎担,他们担负着外运外销任务,有的独户或联户以汽车向西北五省区的广大农村运销商品。 (6)态度蔼而谨。这个小商品市场的个体经营户,待客热情,态度和蔼,服务周到,一般设小凳,备有茶水和烟招待,商品自由挑选,可换可退,还大量赊销,互相信任, 老客常来。 秦安县小商品市场,是省地县都很关注的重点市场,尤其秦安县是全省的困难县,这个专业市场的兴旺发达,关系到农业多余劳动力的从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这也是这个市场兴旺发达的内在原因。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市场在开拓新的流通渠道,推动商品生产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开辟新的致富门路和财源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 (二) 发育较早的几个大型专业市场 2.礼县盐官牲畜市场 ☛ 1.秦安县小商品市场 1.秦安县小商品市场占地2.63万平方米,设摊位1 077个,从业人员2 605人,经营10大类,420多个品种,3 330多个花色规格的小商品。从京、津、江、浙、广等20多个省市进货,远销西北、西南城乡。1990年销售额达2 000万元, 上交税金、管理费140万元,成为西北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之一。 ☚ (一) 天水四大市场 2.张川县皮毛贩运加工市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