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化痰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化痰丸

❶《瑞竹堂经验方》卷二方。又名顺气消食化痰丸。半夏(洗)、天南星(去皮膜)、白矾、皂角、生姜各一斤,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炒紫苏子、炒莱菔子、炒杏仁(去皮尖)、葛根、炒神曲、炒麦芽、山楂、炒香附各八钱。前五味水煎至天南星无白点为度,去皂角不用,晒干火焙,后入余药末,姜汁浸,蒸饼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临卧食后茶酒送下。功能化痰消食。治痰饮宿食。
❷见《景岳全书·小儿则古方》卷六十二。胆南星、制半夏、制礞石、枳实各二两,麝香三分。为末,姜汁糊为丸,绿豆大,朱砂为衣,姜汤研化服。治惊搐,喉内痰鸣。

化痰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

【组方药物】 半夏(洗) 天南星(去皮,膜) 白矾 皂角(切碎) 生姜各500克 青皮 陈皮(去白) 紫苏子(炒) 萝卜子(炒,另研) 杏仁(去皮,尖炒,另研) 干葛 神曲(炒) 麦芽(炒) 山楂 香附子(炒,去毛)各25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5味,先将前5味煎至天南星无白点为度,拣去皂角不用,将生姜切片,晒干火焙,后入余药,同碾为细末。姜汁浸蒸饼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临卧、食后用茶、酒送下。
【主要功效】 顺气健脾,化痰消食。
【适应病证】 痰饮,宿食。


化痰丸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

【组方药物】 人参 白茯苓 半夏(汤洗7次,另研细末) 桔梗(切作小块,姜汁浸) 白术各30克 白附子 前胡 枳实 甘草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为末,用半夏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0~40丸,姜汤送下。
【适应病证】 停痰宿饮。


化痰丸 《赤水玄珠》卷六

【组方药物】 半夏90克 陈皮 干姜 白术各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研末,姜汁糊丸。姜汤下20丸。
【适应病证】 寒痰。

化痰丸huà tán wán

方剂名。《本草纲目》石部第11卷矾石。
【方源】《邓笔峰杂兴》。
【组成、用法】生白矾一两,细茶五钱,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一岁十丸,茶汤下;大人,五十丸。久服,痰自大便中出,断病根。
【功用主治】风痰痫病。

化痰丸

化痰丸

本方出自《景岳全书》卷六十二。方由胆星、半夏(制)、礞石(制)、枳实各二两,麝香三分组成。上药为末,姜汁糊丸,绿豆大,朱砂为衣,姜汤研化,酌量送服。功能清热化痰,开窍安神。主治小儿惊搐,喉内痰响者。本方所治证属小儿痰热壅盛于内而致的急惊。治当清热化痰,开窍安神。方中胆星清热化痰,半夏降逆化痰,礞石攻逐积痰,枳实下气破结,四药相合,清热豁痰之功尤殊。更用麝香开关通窍,朱砂安神镇惊,生姜汁豁痰和胃,使痰去热清,窍开神安,则惊搐自平。本方药力峻猛,小儿服后惊搐平定便不再服。若小儿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惊忌用。

☚ 葶苈大枣泻肺汤   皂荚丸 ☛
000041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