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民为樊晔歌东汉民歌。据《后汉书·酷吏列传》记载,樊晔,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早年为吏,精于治道,后任州牧,颇知安民。光武帝建武十年(34),刘秀平定了西北地方势力隗嚣的叛乱后,鉴于该地区多有骚动,法难施行,于是派任樊晔为天水太守。他到任后为了迅速平定局势,行政严猛,“善恶立断”,凡违犯禁令法条者,入狱关禁少有生还,“吏人及羌胡畏之”,便编出民歌唱道:“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大笑期必死,忿怒或见置。嗟我樊府君,安可再遭值!”反映了百姓对樊晔所施严刑峻法的恐惧心理和不满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