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袒piān tǎn袒露一肩。僧衣袒露右肩。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偏袒piāntǎn指不公正地偏向、袒护一方。但是,这个词最初却不是这个意思。典出《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篡夺了政权,并且竭力培植自己的家族势力,安排诸吕掌握军政大权,企图叛乱,夺取政权。周勃、陈平等一些忠于刘氏的大臣,为了保卫汉朝江山,在诸吕即将发动叛乱时,精心策划,一举消灭了吕氏叛乱集团。 此典说的是周勃巧入北军,从吕禄手中夺取军权的故事。 周勃想进北军,但一时无法进去。这时,主管符节的襄平侯纪信把符节给了周勃,让他假称奉了皇帝的命令,进入北军。为了能顺利进入,周勃又让吕禄的好友郦寄和典客刘揭前去劝说吕禄。他们对吕禄说:“皇帝让太尉掌管北军,想让你到你自己的封国去。你快点交出将印,离开京城,不然,就要赶上祸乱了。”吕禄以为好友不会出卖自己,就解下将印交了出去。于是,周勃带着北军将印,进了北军营门。他向全军发布命令说:“拥护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臂)!拥护刘氏的,左袒(露出左臂)!”结果,全体将士都把左臂露了出来。大家齐心协力,很快铲除了吕姓的势力,重建了刘氏王朝。 以后,便把偏向一方称作“左袒”,渐渐地又称作“偏袒”。但是,已和原来意义截然不同,而成为贬义词了。 参见“左袒”。 偏袒piāntǎn偏向、袒护一方。 【反】公正 公平 偏袒piāntǎn〈动〉袒护一方:偏袒一方。 【同义】偏向│袒护│左袒。 【反义】公允│公正│中正。 偏袒piāntǎn【释义】 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其中的一方。
【色彩】 贬义。
【近义】 袒护︱偏护︱包庇︱庇护。
【反义】 揭发︱检举。
【扩词】 偏袒他︱偏袒错误。
【造句】 ❍ 他大公无私,从不~自己的子女或亲友。 ❍ 严校长处处坚持原则,对学生的错误从不~。 偏袒“偏袒”指偏向一方、袒护一方之意。 其字面意思是: 露出右肩或左肩。佛教徒露出右肩,以示对佛祖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易于执持法器。 此语源于 《汉书·高后纪》: 刘邦死前,已料到有人会谋反,他把希望寄托在忠厚、勇猛的太尉周勃身上,对众人说: “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死后,果然吕后专权,大力培植吕姓势力。周勃想到先皇的重托,决心夺过吕后的兵权,恢复刘氏的帝业。他把军士们召集在一起,宣布了自己的主张,并对大家说: “你们凡是拥护吕氏的,右袒; 凡是拥护刘氏的,左袒!”话一讲完,军士们纷纷露出了左肩表示拥护刘氏,听他的指挥。 后世根据这样一件事,形成 “偏袒”一词,以表示在两方之中偏向、袒护一方的意思。 偏袒piān tǎn动词。袒护双方中的一方,用于贬义。 【例】 还是看看那普照大地的太阳吧,你看它从早到晚,把它的光和热送到每一个角落,从不吝惜,从不偏袒,从不计报酬。(陶铸《太阳的光辉》) 偏袒(反)公正 公允 偏袒←→公允 公正piān tǎn ← → gōng yǔn gōng zhèng偏袒: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公允:公平恰当。 公正:没有偏私;公平正直。 【例】 法官刘其通相当公允,他对每个案件都给予公正的判决,即使自己有所好恶,也从不偏袒。 偏袒解衣露一臂。《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袒露 袒露膻(膻露) 露形 去衣袒露:肉袒 脱衣露出内衣:袒裼 袒露臂:露臂 捋袖露臂:揎(揎袖;~拳) 攘 钩袒 脱衣露体、赤膊:襢裼 袒露一臂:偏袒 袒露右臂:袒右 袒露肩胛:袒膊 袒肩 袒露胸:袒胸(~露臂) 敞胸露怀 袒衣露体:衩袒 露袒 脱衣露体:裎 膻裼 (脱去或敝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袒露)
另见:裸露2 脱去 覆盖 ☚ 袒露 裸露1 ☛
袒护 袒护护(营护;回护) 庇护 包庇 营庇 袒护双方中的一方:偏袒 偏袒回护:阿曲 偏袒所喜爱的人和事:阿其所好 阿私所好 袒护某人的缺点或过失:护短 霸短 袒护以前的错误:回前 护前 顾护 袒护邪逆:党逆 偏私袒护:阿右 偏护 偏护奸恶:党恶佑奸 露出左臂或右臂,以示偏护某一方:左右袒 袒护,不公正:偏向 曲意袒护:曲护 曲庇 私阿 (不公正地保护:袒护) ☚ 庇护 包庇 ☛ 偏袒piān tǎn本谓袒露一臂,喻谓袒护,偏护。《啸亭续录·先慕王之正》:“~~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 偏袒piān tǎn❶原意为袒露一臂。后指袒护双方中的一方。袒,裸露。《士谔医话》:“两说不妨并存,不能偏袒某一说也。” ❷亦指佛徒着袈裟露出右肩,表示恭敬。《法华经·信解品》:“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偏袒be partial to;shield ~一方tilted towards(or partial to) one side 偏袒古人解衣袒露一臂之习惯,常于情绪激昂时为之。《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欲借樊于期之头以取信秦王而劫之。樊于期“偏袒搤捥而进”。又当众表明立场时为之。《史记·吕后本记》载太尉周勃夺吕禄兵权,下令军中“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左、右袒皆是偏袒。佛教徒穿袈裟露右肩,亦称偏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