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对内疚阶段zhudong dui neijiu jieduan
美国心理学家E·埃里克森提出的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第三阶段(约3~5岁)。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克服内疚感。随着儿童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 他们探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经常用“为什么”、“怎么样”的字眼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好奇心。若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并允许他们在适当的范围内探索环境,就能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若干涉儿童的探索或是环境中无所探索, 就会使儿童产生内疚感,以为自己的愿望不对,想做的事不受人欢迎。其结果是压抑了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主动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