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山Zhōngshā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中山,鲜虞国,以地为氏”。 中山zhōng shān(字)文嵩,明代人,由举人官江阴教谕。 中山 中山汉置王国。景帝之子刘胜为中山王,以卢奴为治所,即今河北定县。 ☚ 河东解良 青龙偃月刀 ☛ 中山 中山山名。在江苏省溧水县东十里。 ☚ 禄绝 无锡 ☛ 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晋将领、诗人。“二十四友”之一。尝与祖逖俱为司州主簿,以豪杰自诩。后历任著作郎、尚书左丞、司徒左长史等。光熙元年以迎还惠帝封广武侯。永嘉元年任并州刺史,抗击匈奴刘渊,兵败。愍帝时任大将军,进位司空,被石勒所败,投奔幽州刺史段匹䃅,相约共扶晋室。元帝初迁侍中、太尉、后终被段杀害。原有《刘琨集》十卷 《刘琨别集》十二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刘越石集》(一名《刘中山集》)。 中山宋词典故·中山 【出典】 唐·韩愈《韩昌黎文集》卷八《毛颖传》:“毛颖者,中山人也。”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五:“退之以毛颖为中山人者,盖出于右军《经》云:‘唯赵国毫中用。’盖赵国平原广泽,无杂木,唯有细草,是以兔肥,肥则毫长而锐,此良笔也。”按,晋·王羲之《笔经》:“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惟有赵国毫中用。”(据《太平御览》卷六○五引) 【释义】 中山,战国时国名,为赵所灭,其地所产兔毫适制优质笔,晋书法家王羲之《笔经》有“惟有赵国毫中用”语。韩愈《毛颖传》将毛笔拟人,故说毛颖是中山人。宋人因用作咏毛笔的典故。 【例句】 秋入中山,臂隼牵卢纵长猎。见骇毛飞雪,章台献颖,臞腰束缟,汤沐疏邑。(吴文英《一寸金·赠笔工刘衍》2877)此词赠笔工,从捕兔制笔叙起,故而说入中山。 中山 中山zhōnɡshān━━ 指美酒。《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清酒。”汉·郑玄注:“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晋·张华《博物志》卷五:“刘元石于中山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大醉,不醒数日,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具棺殓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元石前来酤酒,醉当醒矣。往视之,云:‘元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 云觥 中圣 ☛ 中山〈隐〉旧时江苏、浙江丝绸业指说话。 中山 中山刀名。十六国后秦姚苌所造。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铭曰‘中山’,长三尺七寸,隶书。” ☚ 手刀 双环刀 ☛ 中山zhōng shān见“中山狼”。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三) > 中山 中山 zhōngshān 星名。天市垣東蕃南邊第八星。詳“天市東蕃”。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酒部 > 酒名 > 中山酒 > 中山 中山 zhōngshān “中山酒”之省稱。 中山zhōng shān旧时丝经业谓说话。《切口·丝经业》:“中山: 说话也。” 中山zhōng shān〖名词〗 中山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北省定州市。贾谊《过秦论》:“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之君也。” 中山亦称“鲜虞”。中国古国名。春秋末鲜虞族人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见于史册。一说鲜虞人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城中有山,曰中山,因以为国号。此为早期之中山国。赵襄子(约前475—前425)初年遣新稚穆子攻克中人城。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河北省定县)。二十年被魏文侯将乐羊击破,早期中山国灭亡。魏文侯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命李悝治理之,是为魏属中山国。后来鲜虞中山桓公复国,迁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北),此为后期之中山国。周烈王七年(前369)修筑长城。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与韩、燕等同时称王。周赧王元年(前314)乘燕国内乱,遣相邦司马赒会同齐宣王攻破燕国,占燕领土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座。十九年被赵二十万军攻破,灵寿失陷,国君𧊒逃入齐,赵另立尚(胜)为中山君。翌年被废,中山灭绝。据文献和铭文记载,中山复国前后的君主世系先后为文公、武公、桓公、成王、王 中山 中山今河北定县,后燕国都。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鲜卑人慕容垂起兵,乘前秦淝水战败之机,恢复燕国。太元十一年称帝,都中山,年号建兴。晋隆安元年 (397),为北魏败,中山城破,为都12年。 ☚ 黄龙 长子 ☛ 中山绝对高1000—3500米,其中相对高大于1000米为深切割中山,500—1000米为中切割中山,小于500米为浅切割中山。中山下限为1000米,主要考虑到中国东部的山地多为1000米左右,受流水切割,化学风化极强,常发育较厚的风化壳。 中山❶地名。今河北定县。西汉高帝建中山郡,治卢奴(今定县)。景帝三年(前154),改为国。北魏复为郡。后燕燕元三年(386),燕王慕容垂称帝,定都于此。永康二年(397),慕容宝为北魏所败,退出中山,徙都龙城(今辽宁朝阳)。 中山❶国名。❶系春秋时白狄人所建,战国初定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市),后迁都灵寿(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曾与燕、韩、宋同时称王,辖境当今河北中部从完县到高邑的京广铁路两侧地区。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 中山古国名。春秋末年白狄别种所建立。亦称鲜虞。居今河北正定东北。春秋时武公建都于顾(河北定县)。春秋末屡遭晋侵伐。公元前406年曾被魏攻灭,旋又复国。桓公时徙于灵寿(河北平山东北)。国势渐强,于前323年与韩、燕、宋同时称王。前314年齐宣王伐燕,中山同时攻燕并得其部分领土。后又随齐、韩、魏等国共攻秦。从前300年到前296年赵武灵王用五年之久攻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陕西榆林东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