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结核病流行学与预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结核病流行学与预防 结核病流行学与预防结核病流行学 结核病流行学是通过现场调查,研究结核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的规律及流行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对策,并经常对人群中结核病疫情与各项防治措施进行监督的科学,对结核病的防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肺结核的诊断有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进展,以往主要靠X线诊断,现今特别强调细菌学检查的重要性。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专家委员会指出肺结核主要指痰排菌的病人,痰菌阴性、X线即使有活动性病变者为“可疑”病例。痰涂片阳性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家庭内的传染源;痰涂片阴性、培养阳性的病人传染性较小,结核菌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如结核病人咳嗽、喷嚏和谈话时喷射出的飞沫可传染周围人,所以与接触痰涂片阳性病人的密切程度有关。结核病流行学调查 根据调查目的、时间和对象,有采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日常登记报告等方法。结核病流行学指标有感染率、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等。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专家委员会报告指出,衡量一个地区结核病疫情和防痨规划最有意义的指标有两个,菌阳患病率和结核感染率(包括年感染率)。 目前广泛应用结素自然阳转率反映结核感染频率,即一年中各年龄组受感染的危险。具体做法是在间隔一年时间内对同一人群、同一年龄组分别做两次试验,则可得年感染率(或结素自然阳转率)。 感染率的优点可以直接观测结核病流行情况,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又有可比性,但在普遍接种卡介苗的地区,应除外有卡介苗接种疤痕的儿童。 菌阳患病率和菌阳登记率 表明某地区、一定时间(一年内)、一定人群患有或登记排菌病人数(包括一次痰菌阳性者)。 可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获得,如登记制度健全,可通过登记报告获得。如无培养条件可用涂片阳性患病率与涂片阳性患者的登记率表示。 肺结核死亡率 指在一定地区、一定人群在一定时期(一年)内死于肺结核的人数。结核病死亡率包括肺结核死亡率与肺外结核死亡率。 自从应用有效的化疗以来,结核病死亡率降至5/10万以下的国家与地区,以死亡率来衡量结核病疫情的意义已不大,但是死亡率高仍然表明防痨工作的不足。在结核病严重的地区,采用有效的化疗方案,结核病死亡率下降,可以考核防治效果。如有连续多年的死亡资料,对观察结核病流行动态有一定的价值。 肺结核发病率 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 (一年),同一人群中新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的千分率。原X线检查肺部正常,于间隔一年的受检率应在95%以上。 ![]() 在已全面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日常结核病登记制度完善的地区,新登记率是较灵敏的一个指标。 肺结核患病率 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活动性肺结核患病情况。人群受检率一般不应低于95%。受检人数中亦应包括已知病人数。 在已全面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日常结核病登记制度完善的地区,也可以年底病人登记累积统计数统计登记率,人口数指年底人口数。 肺结核在全部结核中约占85%,因此研究结核病的流行主要是研究肺结核。肺结核流行有以下两个特点。肺结核的自然发展过程约50%有自然痊愈的趋势。根据1965~1968年南印度农村肺结核病抽样调查,在无治疗的条件下,126名排菌肺结核病人中有1/3于一年内死亡,49.2%在第五年底死亡。同时约1/3未用抗结核药物痰菌阴转,仅有18.3%仍排菌,可见肺结核有很大的自愈倾向,痰菌阴性者自愈倾向一定更大。随着化疗的进展,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疗程缩短,患病率下降,同时也减少了死亡和复发。肺结核患者直接死于结核者少,主要死于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死亡前痰菌阴性所占比例逐年增高,表明不是死于活动性结核而是合并症。从检出到死亡的平均年限有延长的趋势,约每5年增加2年。据日本1974年报道,结核病人从检出到死亡平均为13.3年。 在了解结核病感染、发病、治愈及死亡整个流行学过程以及有关人民生活条件经济指标后,便可能在一定人群中制订一个结核病流行数学模型,预测结核病流行的未来趋势及防治措施的效果,如卡介苗接种效果等。据1979年我国第一次分层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调查(包括888个抽调点130万人),全国城乡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平均为0.717%,涂阳患病率为0.187%,比建国初期零星调查疫情数字(患病率4~5%)有显著降低。 结核病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卡介苗接种、患者发现和化疗。 患者发现的目的是积极地从人群中检出结核病主要传染源(痰涂片阳性患者),将其治愈,从而切断结核病在社会上传播环节。只查不治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引起社会上耐药菌增加的危险性等严重后果。当前世界上结核病疫情下降明显的国家如北欧、北美等国,七十年代结核病死亡专率已降至1/10万以下。如此显著的成效不仅与近代化疗的发展有关,而且与四十年代以后积极开展早期发现(集体检查),主动地把结核病患者及传染源从人群中发现出来,进行治疗有关。因此,患者发现与治疗是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防治措施,彻底的治疗又是消灭传染源的有力措施。 患者发现的重点是疫情严重的人群或地区,如农村及厂矿等。高发人群包括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血痰及胸痛者;痰涂片阳性病人的接触者;未经适当化疗的结核病人及肺部X线有纤维灶者; 老年人及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矽尘肺、营养不良及正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 患者发现的方式,在未开展过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地区和单位采用X线普查;在已进行过2~3年普查的地区和人群,普查的间隔期可以延长至每2~3年检查一次。在具有结核病防治基础的地区或单位,结核病疫情明显下降,患者发现可以对有呼吸道症状或因病就诊的人进行检查;有的地区或单位尚未开展防治工作亦无条件普查者也可采用此法。荧光间接摄影(或透视)可在短时间内使多数人得到检查,同时还可以发现非结核性疾病如肺部肿瘤。但个人误差较大,鉴别诊断较困难,准确性亦有一定限制。遇有可疑阴影者,须作常规X线摄片检查。细菌学检查以痰涂片法为最经济简便。也可用荧光显微镜检查法作为初步筛选。有条件时可做培养法。 化疗不仅是一个治疗手段,而且也是一项预防措施,因其可在短期内将痰涂片阳性的传染源变为非传染者 (菌阴)。95%的病人不需住院治疗而在家按时服药,可获得与住院相同的效果,家庭接触者感染率和发病率与住院病人接触者皆无明显差别。不住院化疗的成败除有效化疗方案外,保证病人不中断用药是关键所在。加强宣传教育,对病人强调规则治疗的重要性和管理措施常可收到满意效果。目前强调全面监督用药的办法: ❶要求病人按规定日期到门诊,在医务人员面前服用药物。如病人未按时到门诊,医务人员应及时访视,送药上门。 ❷一般在治疗开始强化阶段需注射链霉素,使病人能按时到门诊。停链霉素后可采用大剂量间歇疗法,并使能按时到门诊服药。 ❸当病人因距离门诊太远或因其他原因必须自行服药时,更须在治疗前及治疗中对病人讲明规律用药的重要性。病人来门诊取药时检查自行用药是否规律,必要时加强家庭访视。在家或在门诊查尿、检测药物的代谢物,证明用药与否。结核病人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和消灭结核菌的播散。每次咳嗽可排出数千个飞沫,相当于病人谈话5分钟排出的飞沫;喷嚏时可排出100万个飞沫,结核菌就存在于微小的飞沫中。切断这一传染途径的措施是积极化疗,病人咳嗽和痰菌很快减少。病人咳嗽时用手帕掩口鼻,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病人住室应常通换气。痰液吐在地上干燥后与尘土随风飞扬,吸入肺内也有可能致病。肺结核在获得积极化疗前的阶段传染性最强。排菌病人应注意隔离,在检出的初期应对接触者主要是家庭内接触者进行检查,并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住处隔离等以减少对儿童及青少年的传染。 ☚ 卡介苗 结核病的抗菌药物治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