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建筑
东乡族建筑主要有民居建筑、清真寺建筑、拱北建筑三种。居民的建筑风格简单、朴实、实用,式样不多,有窑洞、平房、瓦房、土棚等民居建筑。窑洞有横穴式和上炕式两种,前者较为宽敞,后者门窗合一,进门便可上炕。庄院有一字院、三合院、四合院、连铺院等。传统庄院以平房为主,主要建筑材料为土夯,除门窗、柱梁外,其余均由泥土土夯砌平,屋顶铺一层白土,用碌碡压实。瓦房有“阳撒瓦”和 “阴阳瓦”两种, “阳撒瓦”是指将瓦片仰天覆盖屋顶, “阴阳瓦”是指在 “阳撒瓦”缝隙处再铺一层筒瓦,从结构上讲有“单流水瓦房”和“两流水瓦房”。清真寺建筑是东乡族宗教建筑,一般布局是“三堂合一”,即礼拜堂、水堂和经堂三堂合一,礼拜堂在中,水堂和经堂分居两边。在清真寺大门建一高耸的宣礼塔。大殿的建筑风格有三种,一种为阿拉伯式圆拱建筑,第二种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第三种是中阿合壁式的建筑, 在这三种类型建筑中中国宫殿式建筑占绝大多数。拱北建筑, 一般建在深山空谷、偏僻寂静、人烟稀少之地,其主体或核心建筑为各教主、老人家的墓庐。墓庐都是在砖砌的长方型“拱子”上面再盖一座墓亭,建筑中多采用砖雕、木雕、彩绘等工艺。墓庐一般称之为“八挂”,有圆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状,可建成一层、二层、三层高, 其中以二层和三层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