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开发综合评价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对比、分析、衡量与选优。亦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综合评价”。它在研究农业资源的形成、演变及其数量、质量、分布与适宜性的基础上,根据综合评价的原则,确定一系列指标,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农业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方式和技术措施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佳开发利用方式,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选定农业发展方向与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资源开发综合评价一般归纳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个内容:❶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生态效益评价。主要是分析与评价农业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比较,对各种开发利用方式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对肯定的开发利用方式,还应研究需要采取的防治产生不利影响的措施以及开发利用的最小安全量与合理开发速率。 ❷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与适宜的技术、经济指标,核算与比较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投入与产出的得失,从微观经济效益上作出取舍性的评价。 ❸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社会效益评价。即从全国或地区的整体利益出发,对生态效益评价与经济效益评价提供可选范围内的各种开发利用方式,在满足区内外需要上,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上,进行经济分析与综合平衡,选出社会效益最佳的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农业资源开发综合评价的原则是: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既要从经济方面看问题,从经济效益上去衡量,又要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考察问题,从生态效益上衡量,才能有利于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与持续发挥效益。 ❷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既要生产出量大、质优的农产品,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又要获得盈利,为扩大再生产与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因此,要运用实物形态指标与价值形态指标,从增产与增收两方面来衡量农业资源各种开发利用方式的优劣。 ❸技术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分析技术措施的增产与耗费增加的比例关系,评价其经济效益与适用性。 ❹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的统一。局部效益要服从全局效益;全局效益要照顾局部效益。先讲统筹,求总体最佳;后讲兼顾,求局部合理。 ❺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统一。农业资源各种开发利用方式与技术措施的见效快慢与有效期长短是不同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为了获得眼前利益,往往采用不合理的利用方式,结果丧失了长期经营的更大利益。评价中应重点分析、比较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达到两者兼顾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