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丁二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丁二烯又称二乙烯。无色、略带大蒜臭的气体。低于-4.41℃时为无色、透明液体,易燃、易爆、易挥发。1863年J.-B.卡芳杜裂解戊醇得到此物。1910年苏联C.B.列别捷夫首先合成丁二烯。1928年苏联建成了世界第1座丁二烯生产装置。此后,各国又开发了许多不同的生产方法。现在采用较多的是碳四馏分(石油烃裂解生产乙烯的副产)抽提法。而碳四馏分随着乙烯产量的增加而增多。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丁二烯生产能力已达900万t,因需求所限,1998年产量不到600万t。1998年中国丁二烯产量为53.42万t,2001年为64.51万t。丁二烯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橡胶(丁苯、聚丁二烯、丁腈、氯丁橡胶等),世界平均占消费量80%(中国在90%以上);ABS(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SBS(丁二烯与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占7%~8%;己二腈等有机化合物占10%~12%。 丁二烯 丁二烯ding′erxi一般指1,3-丁二烯,构造式CH2=CH—CH=CH2,是最简单的共轭二烯烃。异构体1,2-丁二烯CH2=C=CH—CH3,无重要工业用途。1,3-丁二烯分子由4个sp2杂化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组成。碳原子彼此以sp2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σ键,其余sp2杂化轨道与氢原子1s轨道相互重叠形成σ键,分子内各原子及σ键处于同一平面内,键角接近4.32MPa,临界温度为152℃,爆炸极限为2.0%~11.5%; 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与氧接触会导致严重的爆炸事故,贮运时必须与空气隔绝。 丁二烯的1,4位还易与许多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加成,生成含六元环的化合物,该反应称为双烯合成或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反应。如:
丁二烯易聚合。在贮存时需加入适量阻聚剂。当用金属钠为催化剂时,丁二烯分子间发生聚合,生成1,2-和1,4-位混合加成的带有支链的高聚物,称为丁钠橡胶; 在定向聚合催化剂四氯化钛-三烷基铝作用下聚合,生成顺-1,4-聚丁二烯橡胶,即顺丁橡胶,产量占合成橡胶第二位。丁二烯还易与许多含不饱和键化合物发生共聚合,得到多种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产品。如与苯乙烯共聚合得到产量最大的丁苯橡胶; 与丙烯腈共聚合为耐油的丁腈橡胶; 丁二烯(B)、苯乙烯(S)、丙烯腈(A),三聚,生成ABS树脂。 丁二烯可以从烃类裂解制乙烯副产的C4馏分,经萃取精馏而得。工业上还用丁烷或1-丁烯、2-丁烯的催化脱氢,丁烯的氧化脱氢 (参见“丁烯”) 制得。目前尚有采用乙醇制取丁二烯: ☚ 丁烯 异戊二烯 ☛ 丁二烯butadien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