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核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核素nuclide

原子核内质子数(Z)和原子质量数(A)一定而且具有特定核特征的某一类原子。如原子质量数为32,质子数为15的磷,原子质量数为60,质子数为27的钴,都分别是一种核素。每种核素的各个原子应具有同一能态。核素的表示方法一般是把质量数(A)写在元素符号(X)的左上角,质子数(Z)写在左下角,即AZX。如核素磷32写成3215P;钴60写成6027Co。等。

核素

具有特定的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平均寿命长到大于10-10s足以观察到的一类原子。目前已知核素约有2000多种。

核素

核素hesu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例如,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2,称为碳-12核素,或写成12C核素。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为 13,称13C 核素。氧元素有16O,17O,18O 3种核素。具有多种核素的元素称多核素元素。自然界仅有一种核素存在的元素称为单核素元素,如氦、氟、铝、钠等20种元素。质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可有较多的稳定核素,一般不少于3个,而质子数为奇数的元素,通常只有一个稳定核素,从不会多于两个,这是由核子的结合能所决定的。多核素元素中各核素互称同位素,因为它们处于周期表中同一位置上,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核性质不同; 单核素元素没有同位素。核素的质量即原子质量,总小于孤立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总和,在概念上也不等于质量数,在数值上除12C外都与质量数稍有不同。核素的质量是用质谱仪测定的,这种测定很先进,可测得7位或更多位有效数字。

☚ 核外电子排布式   化学元素 ☛

核素nuclide

具有一定原子序数、质量数与能量级的原子核,叫核素。核素种类众多在生产、科研与医药卫生中有重要意义,其中医药卫生中的核医学便是与核素关系密切的一门新学科。

核素

具有确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核类型,也指它对应的原子。例如天然存在的铀元素由3种不同的核素组成,它们合称为铀的同位素,其化学性质相同而核性质不同。

核素nuclide

指核内具有一定质子数(2)和质量数(A),处于一定能量状态的原子。核素通常用符号ZAX表示,X为化学元素的符号,Z为原子序数,A为质量数。通常Z可省略不写,例如1H、2H、11C、14C等。目前已知的天然和人工核素约有2000多种。

核素

核素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组成。原子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主要取决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及其能量状态。凡原子核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国际上通常采用符号AZX来表示各种核素。其中X为某种元素的化学符号,Z是原子序数,即核内质子数,A是质量数,即核内核子的总数(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右上角可另加数字或符号表示化学价、电荷或能态,如99Tcm(99Tcm习惯上也常写作99mTc)的m表示该核素处于激发态;右下角可另加数字表示分子态,例如22H2146C。左下标常可省去。
核素、元素和同位素 核素和元素是不同的概念。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具有相同的化学特性 (可以有化学反应速度的差异,见“同位素效应”条),但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可以不同,因而物理特性可以有某些差异。换言之,即每种元素可以包括若干种核素。目前已知的核素有1,900多种,分别属于100余种元素。
核素和同位素也是不同的概念。凡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同的位置,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或彼此是同位素。所以核素是表示某种原子具有一定特征的名称,同位素则是表示核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名称。例如1H、2H、12C、14C是四种不同的核素,1H和2H相互间是同位素,12C和14C相互间是同位素,1H和12C则不是同位素。
根据质量数A和原子序数Z的数目,核素间的相互关系有以下名称: Z相同而A不同的核素是同位素,如3115P和3215P; A相同而Z不同的核素是同量异位素,如3215P和3216S; A与Z都不同而 (A-Z)相同的核素是同中子(异位)素,如115B和126C; A和Z都相同而核的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是同质异能素,如113In和113mIn 。
质量单位及质量亏损 1961年后,国际上统一用12C原子量的1/12作为原子质量单位,其符号为amu。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数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原子的实际质量,后者则是指原子核中核子的总数。1amu=(1.66043±0.00008)×10-27kg。质子的静止质量是1.007276amu,中子的静止质量是1.008665amu,电子的静止质量是0.000548588amu,即约为中子的1/1839。
一个由Z个质子和(A-Z)个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其实际质量总是小于Z个质子和(A-Z)个中子质量的总和。这个差值称为质量亏损。这是因为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


原子质量数
核子平均结合能与原子
质量数的关系

有一部分质量转化成能量而被释放出去,核物理上称为结合能。结合能与质量亏损的关系可按爱因斯坦的任何物质的质量m与其能量E之间的关系均为E=mc2的质能关系公式计算,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1amu转化成能量时为1.492×10-3erg或931MeV(1erg=0.624×1012eV)。所以有时也可用MeV作为质量单位,1MeV=0.001074amu。
一个原子核的结合能除以其核子数即为核素的核子平均结合能。各种核素的核子平均结合能不同,如图。所以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要释出过剩的结合能,这正是核能利用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衰变时及某些核素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也有质量-能量的相互转化,同样可用上述质能关系公式计算(见“核衰变”条)。
原子核的能级 原子核由于核子不断地运动而具有一定的能量。一般情况下,原子核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其能量数值常看作为零(相对)。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放射性核素衰变或某些核素受到高能粒子的轰击),原子核可暂时处于较高能量的状态,称为激发态。能量的改变不是连续性的,而是跳跃式的,核物理上称跃迁。所以通常用能级来标志核的能量状态。能级不是等间隔的,每种核素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能级,除基态外,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核素都很不稳定,要释出过剩的能量而回到基态(见“核衰变”条)。
稳定核素和放射性核素 核素按照原子核的稳定程度分为稳定核素和放射性核素两大类。稳定核素是指原子核极为稳定的核素,在没有外来因素(如高能粒子的轰击)时,不发生核内成分或能级的变化,或者虽可发生变化,但几率非常小,半衰期超过10亿年。放射性核素则是指原子核不稳定的核素,其原子核容易发生成分或能级的变化。
原子序数在82以下的元素都有一种或几种稳定核素(Tc和Pm例外)。目前人们应用的主要是自然界中相对含量(丰度)较低的稳定核素,例如12C和13C中的12C,主要是从自然界存在的混合物中通过分离手段获得的(见“稳定核素的分离”条),但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及某些核反应也能生成稳定核素。
原子序数在83以上的元素都只有放射性核素,对其中某些放射性核素(如238U、235U、226Ra),人们也主要从自然界存在的原料中用分离方法进行制备。原子序数在82以下的元素,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品种不多,数量也很少,现今广泛应用的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人工方法制备,称人工放射性核素。核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及其物理特征见附录。
☚ 原子核医学   核衰变 ☛
000186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