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 下】
一匹雛。
匹,諺解音作辟吉切,非是。
不可磯。
磯比母之過,水比之子。水不能容一激石,猶子不能容母之小過也。微激,母之為也。遽怒,子之為也。
‘五霸,桓公為盛’,注:‘讀書。’
讀,他本作‘匱’。
一戰勝齊,遂有南陽。
隨南陽非齊地,戰國屬韓,恐齊地别有南陽。〇任茂叔叔英曰:孟子所謂南陽者,決非韓之南陽也。齊之與韓相去甚遠,齊安得韓之南陽?亦非魯之所可取者也。齊魯間地名東陽、南武陽,至漢時猶存,載於地理志,可考也。竊意其時亦有南陽,若東陽之類,或南陽恐是南武陽之省文也。南武陽本顓臾故地,春秋屬魯,其後微弱,抑為齊所奪乎,以故魯欲取而復之耶?
人將曰:‘訑訑,予既已知’,小注慶源輔氏曰:‘原其始,則起於“予既已知之”之意。’
按:若如輔氏説,則人字、曰字、予字、知字皆屬不好善之人。鄭子容云:‘曾聞於尹海平,其見亦然。’張持國曰:‘輔氏説誠是,但若然,則人字、曰字皆不妥帖。’○或曰:輔注非是。上下章‘好善、不好善’皆指為政者言也。好善,則四海之内如彼;不好善,則人將曰如此云耳。若以人字為不好善之人,則不成文勢。苟如此説,則其間何必著則字乎?且‘曰’字不當在‘將’字下,而當在‘訑訑’之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