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此卷言性。人之性,其本善而已。道喪學失,諸子論性皆不以為善,是皆昧乎性之本,而使人不以善為事,人道幾乎滅矣。孟子深明性善之理,一破諸子之誤,以此所大有功於斯人也。今聚七篇中係言性者為首卷云。
性,猶杞柳也。 性,猶湍水也。
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孟季子問公都子義内。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
富歲,子弟多賴。人之所不學而能者,良能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仁也者,人也。
天下之言性也,故而已。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
形色,天性也。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
曹交問人皆可為以堯舜。待文王而興者,凡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