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亦称“膜荚黄芪”、“东北黄芪”。 豆科。多年生草本。 主根直而长,圆柱形。羽状复叶,小叶13~31枚,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表面无毛或略有毛,背面散生白毛,无小叶柄。 夏季开花,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淡黄色。荚果下垂,卵状长圆形,膨胀,薄膜质,顶端有喙,被黑色短柔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以及甘肃、四川、西藏等地。根入药,性温、味甘,功能补气固表、利水托疮,主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 另种内蒙黄芪(A. mongholicus)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根作黄芪入药。 黄芪(药材) 黄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