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耳穴压丸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耳穴压丸法 耳穴压丸法又称耳穴贴压法(耳压法),可以就地取材,具有操作方便、实用、价廉、副作用少及有持续刺激的作用。 一、耳压前的准备 (一)耳压材料 1.小颗粒植物种子 (1)王不留行子:性味苦平,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2)白芥子:性味辛温,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3)菟丝子:性味甘辛平,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4)莱菔子:性味甘平,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5)油菜子:性味辛温,活血通气,消肿散结。 (6)绿豆:性味甘凉,清热解毒,清暑利水。 2.小颗粒药丸和药物 (1)六神丸或六应丸: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2)喉痛消炎丸: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3)小儿惊风丸:清热退烧,镇惊化痰。 (4)人丹:祛风舒气,生津健胃。 (5)冰片:性味辛苦微寒,通气开窍,清热止痛。 3.磁珠 磁力通经活络,镇痛催眠,止痒止痛,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 4.其他 就地取材,如火柴梗剪一小段、米粒等。 (二)耳压的工具 (1)胶布或消炎解痛膏,关节止痛膏等。 (2)探棒、平头镊子、剪刀、压籽板、酒精棉花球等。 二、操作方法 (1)用75%酒精棉花清洁耳郭,去垢、脂,便于粘贴和渗透药物。 (2)用胶布或药用橡皮膏,根据压丸大小,剪成6mm×6mm到8mm×8mm方块,把压丸放在中央。 (3)根据病情选穴,常用单侧耳郭压穴。 (4)找准耳穴,将丸压在阳性耳穴上,四周要贴牢。 (5)对相应部分可采取耳郭正面和背面同时压丸,以加强疗效。 (6)按压要恰当,不能用力过度,以免损伤皮肤。对老人、儿童、虚症病人、慢性病病人可轻压,对年轻力壮、实症、急症病人可重压。 (7)按压耳穴会产生酸、麻、胀、热、痛的感觉,或有传感现象属于正常反应,事后有轻松感。如有特异疼痛,可能是按压过度造成,应该避免。若有抓痒可能是皮肤过敏,必要时停用。 (8)嘱咐病人每天自行按压2~3次,每次每穴30~60秒钟。 三、注意事项 (1)压丸材料中如六神丸有蟾酥,对皮肤有轻微腐蚀作用,贴压不能超过3天,且受热后会软化,故不常用。 (2)左右耳轮流贴压耳穴,夏天每2日1次,一般每3~5日1次。 (3)急性扭伤,有肢体活动障碍者,在压穴时,嘱病人活动患病部位,可增强疗效。 (4)对治疗中急性发作病人,要有应急措施,如胆结石、肾结石病人会发生绞痛现象,必要时去医院急症治疗。 (5)胆结石病人在治疗中采取右侧卧位,肾结石病人采取病变同侧卧位,或加强自身跳动,能提高疗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