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收入增长的重要特点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2.收入增长的重要特点 2.收入增长的重要特点(1)各项收入全面增长,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经营收入显著增长。所占比重上升。1978年,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只有17.49元,1980年达到40.32元,1992年达到433.70元。14年增加23倍,平均每年增长25%。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7.3%上升到1992年的86.30%。由于农村经济日趋活跃,生产门路不断增加,农民家庭经营中的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运输业、服务业各项收入全面增加。1978年,农民在这方面的收入只有3.93元,1992年上升到49.34元,增加45.41元,增加11.6倍,平均每年增长19.81%。非农收入的迅速增长,所占比重增大,充分说明农民已把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广泛地投向非农领域,农村已由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向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农村经济。 表9-2-4 甘肃省农民现金收人变化情况 单位:元/人
(3)山区、平原、丘陵各类型区的农民纯收入普遍增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各类型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增长.见表9-2-5。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992年比1978年增加4倍。丘陵区增加3.8倍,平原区增加4.22倍,平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分别比丘陵和山区多260.44元、270.91元,高58.05%和61.83%。 表9-2-5 甘肃省山区、平原、丘陵各类型区农民纯收入变化情况 单位:元/人
(4)富裕户增加,贫困户减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富裕户增加,贫困户减少,见表9-2-6 1978年以来,全省200元以下的贫困户占总户数的比重下降了91.1个百分点,500元以上的富裕户的比重增加41.7个百分点。 表9-2-6甘肃省按人均纯收人水平分组情况 单位:%
(5)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负担系数缩小,农民收入增加。1991—1992年资料显示,甘肃省农民家庭的基本情况是,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劳动力负担系数逐年减轻,农民收入逐年提高,见表9-2-7。 表9-2-7 甘肃省不同家庭规模农民收人变化情况 单位:元/人
从表9-2-7可以看出,在家庭规模中,2人家庭农民纯收入最高,其次是3人家庭,6人以上家庭收入最低。另据资料,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下各组的家庭规模为6人左右,其劳动力负担系数为3人,也就是说,家庭规模的大小, 劳动力负担的轻重是影响农民收入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控制人口政策在甘肃省农村已大见成效。1978年以来,全省农民收入大幅度上升, 人口结构变化是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因素。 ☚ 1.纯收入大幅度增长 3.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