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推动了“玉米带”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进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推动了“玉米带”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进程

2.推动了“玉米带”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进程

粮食生产是吉林省的一大优势,而玉米生产则是优势中的优势。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土壤状况等都与国外同纬度的“玉米带”相似,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极大的增产潜力,被誉为中国的“玉米带”。处在这条“玉米带”上的28个县,由于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新的改善。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玉米生产基本实现了良种化,栽培技术实现了模式化和系列化。商品粮基地玉米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特征日益明显。1990年,全省28个商品粮基地县玉米播种面积达3018.9万亩,占全省玉米播种总面积的90.7%,占基地县农作物总面积的65.4%;玉米总产量148.4亿公斤,占全省玉米总产量的97%,占基地县粮食总产量的77.5%。在全省28个商品粮基地县中,地处“玉米带”中心的玉米出口生产基地县[榆树、农安、德惠、公主岭、梨树、扶余、九台、双阳、永吉、伊通、东丰、东辽、长岭等13个县(市)]的玉米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程度最高。经测算,1990年这13个玉米出口生产基地县玉米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已处于国内最高水平。13个县的玉米生产专业化率(区域内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与全国玉米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之比)达到3.70,比全省28个基地县高0.37,比全省高0. 39;玉米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区域内玉米人均占有量与全国玉米人均占有量之比)为14.8,比28个基地县高4. 5,比全省高7. 6。商品粮基地建设,也使这些地方实现了高度的商品化。1983—1985年间建设的公主岭、榆树等6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建设期3年内累计上交商品粮96.7亿公斤,占全省同期上交商品粮总数的50.5%,占全国同期60个商品粮基地县上交商品粮总数的28%,商品率高达56.5%。以建设前的1982年为基数,这6个基地县3年累计向国家多交商品粮43. 5亿公斤。按照国家“钱粮挂钩”合同规定,国家给这6个基地县投资3 000万元,从建设期开始,6个县6年应多交粮4.5亿公斤,而6个基地县不但在3年建设期内就完成了上交任务,而且还向国家多交粮39亿公斤。1986—1990年间,28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又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5年累计上交商品粮392亿公斤,比1981—1985年间多交123亿公斤,增加45.7%,平均每年多交24.6%。粮食商品率也由1981—1985年间的46. 6%提高到50.7%,提高了5. 9个百分点。1990年,28个商品粮基地县共上交商品粮129.4亿公斤,(包括出口玉米26亿公斤),商品率达到67.6%,其中超过70%的基地县就有9个。自1986年以来,本省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等指标,之所以一直居全国首位,商品粮基地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1.提高了基地县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3.促进了基地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
000162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