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鸡子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鸡子黄 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鸡卵黄。 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蛋黄。味甘,性平。 入心、肾经。功能滋阴润燥,养血息风。 治心烦不得眠,热病痉厥,虚劳吐血,呕逆,下痢,胎漏下血,烫伤,热疮,湿疹,小儿消化不良。《本草再新》:“补中益气,养肾益阴,润肺止咳,治虚劳吐血。”内服:生服,煮食或以药汁冲服。 外用:调药涂或煮熟熬油涂敷。《本草求真》:“多食则滞。” ❷ 治卒干呕不息:破鸡子去白,吞中黄数枚(《补缺肘后方》)。 ❹ 治妊娠血下不止,名曰漏胎,血尽子死:鸡子14枚,取黄,以好酒2升煮,使如饧,一服之未瘥,更作服之,以瘥为度(《普济方》)。 上药与鸡子相和令匀,先以布揩疮瘢赤痛,涂之(《圣惠方》)。 ❼ 治脚上臭疮:熟鸡子黄1个,黄蜡3克。煎油涂之(《本草纲目》)。 现代临床用之治疗烧伤,将鸡蛋煮熟,去壳后取蛋黄,置铜锅内以文火加热,待水分蒸发后再用大火,即熬出蛋黄油,过滤装瓶,高压灭菌备用。用时,将蛋黄油直接涂在经清创处理的烧伤创面上,以暴露疗法为佳。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将煮熟的鸡蛋,去白留黄,研碎,置铜锅中加热熬出蛋黄油,贮于无菌磁器中备用。 用时先清理创面,然后用浸有蛋黄油的棉片平敷于上,外加包扎。隔日或隔2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止。 治疗麻风溃疡,先清洗创面,并剪除疮缘过度角化皮肤组织及疮底不良肉芽组织,而后用滴管吸蛋黄油少许滴入疮口,再用复方黄连油膏(由黄连,黄柏,紫草,生地,当归,黄蜡,麻油煎熬而成)护盖包扎。 隔1、2天换药1次。治疗皮肤湿疹,将蛋黄油直接涂抹患部,每日1次。一般用药后局部发红,渗液,瘙痒等即见减轻,经治3~5次即可获愈。 如以蛋黄油和入儿茶、冰片,或三仙丹、雄黄,调抹患部,治疗皮癣,脚癣或头癣,亦均有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蛋黄油每天5~10毫升,分2次服。一疗程为4~5天。一般服药1~2天后大便次数及性状即明显好转,用药4~5天可痊愈。如用药2~3天后大便仍无好转,即不必继续服用。每100克含蛋白质13.6克,脂类30克,碳水化物1克,灰分1.6克;钙134毫克,磷532毫克,铁7毫克;维生素A350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27毫克,维生素B20.35毫克,维生素PP微量,对氨基苯甲酸(干燥卵黄)0.8微克/克。 蛋白质有卵黄磷蛋白,卵黄球蛋白,其含率比为3.6∶1。还含至少5种唾液酸糖蛋白。鸡子黄含大量脂肪性物质(鸡子白只含约0.1%),其中约10%是磷脂,而磷脂中又以卵磷脂为主;上述卵黄磷蛋白,在鸡子黄中就是与卵磷脂相结合的。脂肪性物质中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饱和酸。 又鸡子黄含胆甾醇约1.3%,葡萄糖(化合及游离)约0.3%。还含叶黄素和叶黄素的多种异构物,也含少量胡萝卜素(不超过0.02毫克/100克)。 因饲料能影响蛋黄的颜色,肯定蛋黄还含其它种种色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