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贝根格鲁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贝根格鲁恩 【生卒】:1892—1964 【介绍】: 德国小说家。 生于里加的一个医生家庭。在马格德堡攻读神学和语言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入伍,战后当记者后成为专业作家,1937年被纳粹开除出作协,后移居国外。1958年回国,为巴伐利亚艺术协会和西柏林艺术学会成员,曾获拉贝奖和席勒奖。 他的诗歌和小说都体现了一种基督教人道主义精神。第一部小说《阿图姆的法则》(1923)表现一个青年的心灵斗争。《金石笔》(1931)描写一个老兵在通货膨胀时期成了罪犯的故事。他的两部最重要作品是《大暴君与审判》(1935)和《天上人间》(1940),前者以发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谋杀案的侦破为内容影射法西斯势力的暴力统治,后者描写在灾难降临之际人的恐惧心理及由此作出的各种反应,以此暗示纳粹统治下的德国。 50年代发表的《骑兵上尉三部曲》(1952-1962)构成他剧作的第二个高峰。此外还著有多部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其他作品还有《三只鹰》(1937)、《勒瓦尔之死》(1939)、《忏悔章》(1946)、《公爵和熊》(1958)、《罗顿史塔因的故事》(1964)等。 他的诗歌吟咏的主题是自然和历史,人的责任和罪过。诗集有《永远的皇帝》(1937)、《愤怒的日子》(1945)、《完好的世界》(1950)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