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蒸 《广韵》煑仍切,平蒸,章。 ❶ 古时用麻秸﹑竹﹑木等作的火炬。《墨子·备蛾》:“室中以榆若蒸。”《诗·小雅·巷伯》“成是南箕”{毛}传:“昔者{顔叔子}独处于室, 邻之釐妇又独处于室, 夜暴风雨至而室坏, 妇人趋而至, {顔叔子}纳之而使执烛, 放乎旦而蒸尽。”{清}{钱泳}《履园丛话·考索·颜淑冉予》:“{顔淑}独处, 飘风暴雨, 妇人 燃蒸自烛, 惧见意疑。未明蒸尽, 摍芒续之。” 《国语·周语上》:“自今至于初吉, 阳气俱蒸, 土膏其动。”《史记·周本纪》:“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裴骃}集解引{韦昭}曰:“蒸, 升也。”{明}{刘基}《无愁果有愁曲》:“酒波灧灧蒸粉香, 暖翠烘烟妬娇鬓。”{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三章:“黑夜下过饱雨的地上, 日头晒得蒸著汽, 似乎更热了。” 《韩非子·二柄》:“{桓公}好味, {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籍}当葬母, 蒸一肥豚, 饮酒二斗, 然后临诀。”{唐}{杜甫}《壮游》诗:“蒸鱼闻匕首, 除道哂要章。”{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经常用草药蒸鸡肝当饭。” {宋}{苏轼}《物类相感志·衣服》:“夏月衣蒸, 以冬瓜汁浸洗, 其迹自去。”{明}{周履靖}《群物奇制》:“梅蒸衣, 以枇杷核研细爲末洗之, 其斑自去。” ❽ 兴盛貌。 {宋}{李纲}《桃源行》诗:“溪穷路尽恍何处, 桃花烂熳蒸川原。”{太平天囯}{宋永保}《贬妖穴为罪隶论》:“今主{天王}率民同尊上帝, 共逐妖魔, 邪风灭, 善气蒸, 犹得容妖胡之杂于中国哉? ”{鲁迅}《坟·科学史教篇》:“如当时回教新立, 政事学术, 相辅而蒸。” 《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 大饮蒸,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高诱}注:“蒸, 俎实也; 体解节折谓肴蒸也。” 《国语·鲁语上》:“{夏父弗忌}爲宗, 蒸将跻{僖公}。”{韦昭}注:“凡祭祀, 秋曰尝, 冬曰蒸。”{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春曰祠, 夏曰礿, 秋曰尝, 冬曰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