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菠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菠菜 【概况】: 异名 菠棱(《嘉话录》),波棱菜(《唐会要》),菠薐(《嘉祐本草》),赤根菜(《本草品汇精要》),波斯菜(《纲目》),菠薐菜(《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藜科菠菜属植物菠菜的带根全草。 原植物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 历史 始载于宋《嘉祐本草》。宋《经史证类本草》云:“按刘禹锡《嘉话录》载,菠薐出自西国,有僧将其子来,云本是颇陵国之种,语讹为波陵。”《纲目》载:“按《唐会要》云,太宗时,尼波罗国献波棱菜,类红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60~80cm;全株柔嫩,多水分。 根圆锥形,红色。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光滑,脆弱。 叶片卵形或戟形,先端钝;近花序的叶片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穗状花序;花被片4;萼绿色;雄蕊4,伸出花被外;雌花簇生于叶腋,无花被,苞片纵折,彼此合生成扁筒,顶端有2小齿,包住子房或果实;花柱4,细长,下部结合。 胞果扁平而硬,有2角刺。种子扁圆,直径3mm,种皮淡红色,胚环形,胚乳粉状。 花期4~6月,果熟期6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81页.图1160) 生境与分布 原产伊朗,现中国各地都有栽培。 。【化学】:根含菠菜皂甙A、B(Spinasaponin A,B)[1]。叶含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2]、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原维生素A[3]、组胺(Histamine)、乙醇胺(Ethanolamine)、酪胺(Tyramine)[4]、菜豆酸(拟)(Phaseic acid)、二氢菜豆酸(拟)(Dihydrophaseicacid)[5]、ADP葡萄糖焦磷酰酶(ADP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6]、乙醇酸盐氧化酶(Glycolateoxidase)[7]、13-顺-叶黄素(13-cis-Lutein)、13-顺-玉蜀黍黄质(13-cis-Zeaxanthin)[8]、脱葡糖基二酰基丙三醇(Deglycosyl diacylglycerol)(DGDG)、半乳糖基(β1→6)-半乳糖基(β1→3′)-二酰基丙三醇(Galactosyl(β1→6)-galactosyl(β1→3′)-diacylglycerol)[9]。 参考文献 [1] Ann Chem 1969;726∶125 [2] CA 1986;104∶18821u [3] CA 1986;104∶108021n(Food Chem 1986;19(1)∶65) [4] CA 1982;96∶196548j [5] CA 1983;98;140627n(Plant Sci Lett 1983;28(3)∶349) [6] CA 1982;96∶16518t(Plant Physiol 1981;68(5)∶996) [7] CA 1985;103∶209854w(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5;82(20)∶6855) [8] CA 1991;114∶162896w(J Nutr 1990;120(12)∶1654) [9] Phytochemistry 1991;30(4)∶1165 【药性】: 性味 甘,凉。 ❶ 《嘉祐本草》:“冷,微毒。” 归经 ❶ 《本草求真》:“入肠、胃经。” 功效 养血,止血,敛阴,润燥。 主治 衄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引饮,大便涩滞。 ❶ 《纲目》:“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佳。 ”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研末。 使用注意 ❶ 李杲《食物本草》:“不可与 方选和验方 《经验方》:“治消渴引饮,日至一石者:菠薐根、鸡内金等份。为末。米饮服,日三。” 单方应用 《食物药用指南》:“治跌打损伤:菠菜洗净挤汁,每日2~3次,每次20ml,黄酒冲服。” 食疗 ❶ 《食物药用指南》:“治老人久病,大便涩滞不通:用菠菜做菜或汤,常食。” 或用菠菜炒猪肝,淡食。” ” 胃肠虚寒、便溏及遗尿者忌用。 将海蜇皮洗净,切丝,放入沸水中烫后,加生姜、葱丝、少量盐、味精及麻油拌食。 。【医药家论述】: ❶ 张子和《儒门事亲》:“夫老人久病,大便涩滞不通者,……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内经》云,以滑养窍是也。” 且毒与热,未有不先由胃而始及肠,故药多从甘入,菠薐既滑且冷,而味又甘,故能入胃清解,而使其热与毒尽从肠胃而出矣。” 发腰痛,不与蛆鱼同食,发霍乱吐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