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川府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张松孙纂修。 张松孙,长洲人,曾任潼川府知府。考潼川,晋属梓潼郡,刘宋为新城郡,梁曰新州,隋为梓州,宋为梓州路,重和元年,改潼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降府为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复升州为府。 其有志始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州刘国佐,时尚为州也。越百年,张松孙任知府,始著斯篇。 《潼川府志》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卷首为凡例、天文、舆图。正文分为:卷,疆域、建置、沿革、气候、风俗。 卷二,山川、城池、水利。 卷三,公署、土产。卷四,古迹。 统曰土地部。卷五,官师、名宦。卷六,选举。卷七,先宪、忠孝。 卷八,列女、逸行、寓贤、大年、外教。统曰人民部。 卷九,耕织六图、贡赋、盐茶、仓储。卷十,文庙、汉柏图、庙学、先圣世系、先圣先贤历代崇祀考、学制、学额。 卷十一,坛庙、仪礼。 卷十二,书院、营制、杂记。统曰政事部。此志崇实黜华,落笔凝重。 其以三门分列,与他志小异,亦难为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