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农村电网标准化建设
浙江省电力局于1987年开展农村电网标准化建设,拟订了《农电35千伏变电所标准化考核条件》,内容包括35千伏及10千伏线路以及变电所和配电台区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修试和管理的全方位标准化。1988年起,正式开展检查、评定、验收的试点工作。1989年制订《农电送配电线路标准化管理条例(试行)》及评定办法。1990年又颁发了《农电35千伏线路标准化管理条件》和《供电所生产管理标准化管理条例》,于1991年正式实施。到1992年底,全省农电35千伏标准化达标变电所290座;达标线路285条;分别占全省农电35千伏变电所和线路的66. 7%和42. 2%。
通过农村电网的标准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农网设备的健康水平和管理水平,加速了老旧设备和高能耗设备的更新改造,合理调整了农网布局,降低了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了事故,保证安全供电。每年省电力局对直供直管县的农电事故进行考核。1987年,送电事故率为0.29次/百公里·年;变电事故率为0.074次/台·年。1992年送电事故率为0.42次/百公里·年;变电事故率为0.082次/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