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沈括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沈括 (公元1030~1094) 字存中,北宋杭州钱塘人。 他是杰出的科学家,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三司使等官职。在经济思想方面,他也很有研究,尤其是他的货币和价格观点更具有理论意义。 熙宁年间,市场上出现了钱币周转困难的现象。 沈括分析指出,造成钱荒的重要原因一个是社会经济对钱币的需求日益增加;另一个是钱币在流通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损耗;还有私人储积钱币之风日盛……主张增加流通货币的种类,减少对外贸易中的货币外流,还要调剂地区之间货币的流通量。 沈括指出。人们喜爱大量储积货币,是因为不懂得加快通货流动速度有利于资本的增值。 他说:“钱利于流借。十室之邑,有钱十万而聚于一人之家,虽百岁故十万也。 贸而迁入,使人飱十万之利,遍于十室,则利百万矣。迂(货币流转)而不已,钱不可胜计。(《续资治通鉴长编·熙宁十年,六月壬寅》条)沈括的这一论述,比欧洲人提出的类似概念早了六百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