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必要的战略选择,但是对于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为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逐步改善发展的质量,这是满足目前和将来中国人民需要和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只有当经济增长率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不断消除贫困,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逐步提高,并且提供必要的能力和条件,支持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即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8—9%的速度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提出的到2000年的具体目标是:
(1) 继续以保证粮食、棉花持续增长为重点,促进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粮食产量将达到5亿吨;
(2) 一次能源产量达到14亿吨标准煤,发电量增加到13000亿千瓦·时左右,特别要发挥水电优势,发展热电联产以及核电; 同时大力推进节能工作,使年节能率平均达3%以上;
(3) 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组成综合运输体系,铁路货运量要增加到21亿吨左右,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1亿吨以上。以发展长途电话自动化、提高电话普及率为中心,形成方便的通信网络;
(4) 钢产量达到1.2亿吨以上,化肥达到1.2亿吨左右 (标准肥),乙烯产量发展到400万吨左右,产品质量也要全面提高;
(5) 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力争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0%左右。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将努力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人口结构; 在2000年前力争将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2.5‰以内,坚持优生优育;建立以按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同时引导适度消费;发展社会科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致力于文化的革新; 发扬社会主义优越性,不断改善政治和社会环境,保持全社会的安定团结; 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开展职业培训、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发展城镇住宅建设,同时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和提高社会综合服务及医疗卫生水平;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特别是各级领导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实施能力,促进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
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决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侵害脆弱的生态系统; 发展森林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 积极参与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活动。到2000年,使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到2000年的具体目标如下:
(1) 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300亿吨左右,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0%左右;
(2) 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100—2300万吨; 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90%,城市居民燃烧气化率达60%,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7亿平方米;
(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5—50%,控制有毒有害废物污染;
(4) 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维持1990年水平,城市环境噪声达标率比1990年提高15—20个百分点;
(5)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大力植树造林,1991—2000年净增有林地面积1900万公顷左右,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5—16%左右;
(6) 预防和控制沙漠化扩展,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今后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平方公里;
(7) 保护耕地资源,控制建设占用耕地,200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22亿公顷,扩大耕地面积,1991—2000年新增耕地面积330万公顷;
(8) 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同时注意保护所有自然生态系统。
保证上述目标实现的主要对策应包括: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 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特别是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战略目标指标体系的建设,以及资源环境、生态综合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统计系统、信息支撑系统,以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实施能力在内的能力建设;
(3) 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
(4) 因地制宜,有步骤地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
(5) 重点开发清洁煤技术,大力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
(6) 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产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压力;
(7) 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努力实现废物产出最小量化和再生资源化,节约资源、能源,提高效率;
(8) 加速 “小康住宅” 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条件;
(9) 组织开发、推广重大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
(10) 加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水处理,保护、扩大植被资源,以生物资源合理利用支持物种保护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努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减少自然灾害。
中国目前还在沿袭传统的非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必须迅速地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中国21世纪议程》 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应的对策,是中国走向21世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起点。《中国21世纪议程》 的实施需要在中国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地区的协调行动; 需要建立和实施新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 需要逐步在一些领域和项目上采取重大行动,特别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渡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政府对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作用,实行综合性决策、管理和监督;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 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合作。

☚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阳光计划 ☛
000048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