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论志士仁人的牺牲精神。 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一生很重视仁,仁在孔子那里也是最高范畴。在孔子看来,人人都应该行仁。 孔子认为,当行仁与生命发生矛盾冲突时,则宁可杀身成仁,而决不苟且偷生以害仁。 后来,孟子对孔子这一言论做了发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便作为成语流传下来,成为鼓励志士仁人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尤其在民族危难时刻,其影响更大。可以看出,在孔孟儒家看来,生命诚然可贵,但仁义更重要,因此当二者发生矛盾不可兼得时,只能舍生取义,以仁义为重。这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传统的美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