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报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报业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报业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报社和新闻工作者陆续转移到广西,促使广西的新闻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时作为文化城的桂林,报业空前兴盛,除当时广西省政府机关报《广西日报》外,从外地迁桂林出版了不少报纸。如在重庆出版的中共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1938年12月在桂林出版航空版。原于汉口出版的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机关报《扫荡报》,1938年12月出版桂林版。原为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的《救亡日报》,亦由广州迁桂于1938年1月复刊。原在长沙、邵阳出版的民营报纸《力报》,部分人员迁来于1940年3月创办桂林《力报》。《人 报》香港版过的部分人员也于1941年3月创办《 公报》桂林版。此外,桂林还先后出版过《小春秋》(1940.9创刊,下同)、《自由报》晚刊(1940.8)、《民众通俗报》(1941.1)、《大公晚报》(1942.4)、《辛报》(1943.3)、《生活导报》(1943.7)、《剧声报》(1943.7)等报纸。《新华日报》桂林航空版和《救亡日报》等报纸,对宣传团结抗日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各报的副刊都各有特色,如《救亡日报·文化岗位》、《力报·新垦地》、《大公报·文艺》、《广西日报·南方》、《扫荡报·瞭望哨》等,大批进步作者在这些副刊上发表了文艺作品,颇受读者欢迎。 ☚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出版业 建国前广西书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