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天津新诗歌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天津新诗歌运动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选择。地处抗日斗争前沿的天津各阶层民众爱国救亡热情日益高涨。新诗歌创作适应政治形势的要求,以其“快速、灵活、富有鼓动性”的特点,异军突起,肩负起鼓舞民众同心协力抗击侵略者的宣传重任。1936~1937年,天津公开发行的新诗歌报刊有《诗歌小品》、《诗歌月报》、《诗讯周刊》、《诗讯月刊》、《新诗刊》等10余种出现了“海风社”、“天津草原诗歌会”等有影响的诗歌团体,涌现出邵冠祥、曹镇华、周行、白莹、简戎、田畴、徐寿云、罗诗汀等有才华的青年诗人群体。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及时反映民众抗日斗争热情,构成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旋律。如自炎的诗歌《把血和肉的堡垒筑起》,犹如时代的号角,呐喊各界民众团结一致,“兄弟们,紧紧地挽起手来,用力!”建立起坚固的统一战线共同抗敌。邵冠祥的《白河》,以天津海河浮尸案的真实事件为背景,声泪俱下的控述了侵略者屠杀无辜的罪行。李雷的《八月的满洲》,热情地歌颂了东北地区民众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创作“国防诗歌”成为诗歌作者的共同口号。天津新诗歌创作的活跃繁荣还表现在一改过去松散、各自为战的状况,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壮大了声势。天津草原诗歌会、天津诗讯社共同发起召开的天津诗歌座谈会,对天津新诗歌创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海风社主办的刊物《诗歌小品》联络了平津等地的青年诗歌作者和知名作家、诗人,在北方文坛产生强烈的影响。1937年1月,“天津草原诗歌会”,“海风社”与北平“黄沙诗歌社”、青岛诗歌出版社、上海诗歌生活社、广州诗场杂志社等全国14个诗歌团体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诗歌作者协会,并由这些团体的68人联合发表宣言,呼吁“联合起来”,“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而写作“国防诗歌”。是年7月4日,天津诗歌作者协会在宁园召开成立大会,发表宣言,标志着天津诗歌作者联合抗日统一组织的形成。新诗歌运动的带头人邵冠祥、曹镇华为繁荣和推动天津新歌创作做出重要贡献,他们惨遭日本侵略者的杀害,牺牲时年仅20多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