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抗日根据地的歌咏活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抗日根据地的歌咏活动 抗日根据地的歌咏活动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延续下来的群众音乐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相呼应。1938年武汉失守后,延安成为全国抗日歌咏活动的中心。在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的指导下,各抗日根据地的音乐工作者努力同广大工农兵相结合,进行了积极的创作和演出活动,使抗日根据地的歌咏活动蓬勃展开。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和各抗日根据地艺术教育机构(如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等)的成立,以及各种抗日音乐社团(如“边区音乐工作者协会”、“边区音乐界抗敌协会”、“抗大合唱团”、“延安合唱团”等)的成立,从组织上推动了抗日根据地歌咏活动,并影响着全国抗日歌咏活动的开展。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东方红》、《解放区的天》、《南泥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边区十唱》、《翻身道情》等优秀歌曲,以其明朗乐观的感情和优美动人的旋律,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中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斗争和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具有崭新的风貌和强烈的时代特点。广大音乐工作者还纷纷地深入生活,创作出一大批受到群众欢迎,反映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反对封建、生产自救等题材的歌曲,如《二月里来》、《五枝花》、《让地雷活起来》、《提防鬼子来抢粮》、《延安颂》以及《歌唱二小放牛郎》等。在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的影响下,《八路军大合唱》、《七月里在边区》等大型的声乐体裁作品也相继问世,并在边区和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歌咏活动,不仅推动了抗日战争由胜利走向胜利,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音乐运动的开展。 ☚ 冼星海 郑律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