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努力下和国民党进步人士的共同争取下形成的。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6年4月,中共中央发表《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提出“反蒋抗日”的口号现在不适应了,我们的总方针是由“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宋庆龄、冯玉祥等14人向全会提出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案,提议国共合作,联合抗日。会议通过的决议案对国内政策有了重大变化,由“武力剿共”的方针,改为“和平统一”的方针,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确立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基本原则。这次会议标志着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15日,周恩来在庐山向蒋介石递送了《国共合作宣言》。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战。8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国出现了团结抗战的局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Kangriminzutongyizhanxian

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全民族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制定的基本的政治路线和策略。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5年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危险,使中日间的民族矛盾压倒了国内阶级矛盾而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决策。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和周恩来等的努力下,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停止了内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工人和农民,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中间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部分地方实力派和其他爱国分子)和顽固力量(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八一宣言   一二九运动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参加的进行抗日的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号召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军队、阶级联合起来,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中共的努力和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七七事变”后正式形成。在统一战线中,中共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挽救民族危亡,而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包括进步力量(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其他小资产阶级),中间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一部分地方实力派和其他爱国分子),顽固力量(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顽固势力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kang ri min zhu tong yi zhan xian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号召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军队、阶级联合起来,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其他小资产阶级)、中间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一部分地方实力派和其他爱国分子)、顽固力量(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中共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针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中共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并对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之不敢公开投降,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