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回心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回心草 【概况】: 异名 红大叶藓(《福建药物志》)。 基源 为真藓科大叶藓属植物大叶藓全草。大叶藓属全世界约40种,中国约有5种。 原植物 大叶藓Rhodobryum roseum(Hedw.)Limpr.(Mnium roseum Hedw.),又名铁脚一把伞(云南)。 形态 稀疏丛生,鲜绿色或深绿色或红褐色。具地下横走茎和地上直立茎;地上茎下部叶较小,膜质.呈鳞片状贴生,上部叶片大,顶生丛状,似蔷薇花形,叶片长倒卵形,边缘下部全缘,内卷,上部有细锯齿,叶中肋单一,达叶尖终止或略突出;孢蒴生于紫红色蒴柄上,一个雌苞中常生2~3或多个孢子体;具短蒴台部,长柱形,略弯曲,悬垂;蒴盖高凸形,具短圆锥形尖;环带宽,自行脱落。齿片黄色,边宽,尖部透明,具疣;内蒴齿的齿条宽;齿毛长,节状部分具钩状突起。 (图见《中国药用孢子植物》.12页.图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潮湿林地,沟边阴湿土坡。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 朝鲜、日本、原苏联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欧洲、北美洲、非洲也产。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杂质,鲜用或阴干。 贮藏 阴干,置阴凉干燥处。 【药理】: 本品醇透液(醇和醚提取后之残膏经纤维素膜透析的浓缩外液)给犬iv(剂量相当于生药量0.3~1.0g/kg)后,血压和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输出量、心搏量、心脏指数和心搏指数增高,心搏率减慢,左心室作功指数和左室效率不变,冠脉血流量短暂地增多,冠脉阻力下降较持久,心肌对氧、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游离脂肪酸的消耗量和摄取率无明显变化[1]。本品的脂溶性酸对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作用,麻醉犬iv(剂量相当于生药量0.5g/kg)脂溶性酚后冠脉流量显著增加,同时冠脉阻力明显降低,动脉脉压、心率、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中度下降,总外周阻力仅短暂地减小,心搏量和心搏指数不变,左心室作功指数和心肌耗氧明显降低[2]。 参考文献 [1]中草药1981;12(5)∶23 [2]中草药1981;12(8)∶27 【药性】: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淡、微苦,平。” 功效 安神镇静。 主治 心脏病心慌、心悸,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云南中草药选》:“治心脏病:回心草3g,大枣30g,冰糖适量。煎汤服。” 食疗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心脏病:回心草6g,胡椒数粒。捣细后,塞入猪心内煮,连渣带汤一起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