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规养殖品种
1.青鱼。生活于水的中下层,以螺、蚌、蚬为食,也食虾及水生昆虫,生长迅速,个体大,肉质细嫩,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河南省淮河主干及支流颍河、丹江与老灌河均有分布,在流速大的河段产卵繁殖。70年代青鱼人工繁殖在河南省试验成功,但因苗种量少,生产规模较小,养殖产量约300多吨,占全省养殖总产量的0.2%。
2.草鱼。生活于水体中层,性情活泼,半洄游性鱼类,全省各水系均有分布。以水草和旱草为食,饵料来源广。苗期以浮游动物为食,肉质细嫩纯白,营养价值高。60年代詹店、沁阳、辉县、驻马店等渔场,已经能大批量人工繁殖,是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但因易患“三病”,防治技术难度较大,使主养规模受到制约。目前草鱼养殖产量为2.1万吨,占全省养殖总产量的14%。
3.鲢鱼、鳙鱼。生活于水体上层,鲢善跳跃,鳙行动迟缓,同为滤食性鱼类,前者以食浮游植物为主,辅以浮游动物,后者恰好相反,因而又被称为肥水性鱼类。全省各水系均有分布,是全省各类水域的主要养殖对象,尤其是不投饵料的大型天然水域的最有经济价值的放养对象。目前鲢、鳙鱼产量达到8.7万吨,占全省养殖总产量的59%。主要产区是信阳、南阳、驻马店3市地。
4.鲤鱼。生活于水体下层,杂食性,适应能力强,以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植物种子、碎嫩叶为食,在水温18~25℃的缓流或静水中都能产卵孵化,肉质好,外形美,象征吉庆,深受群众喜爱,全省各水系均有分布,是重要的养殖品种。世代繁衍生息在黄河的黄河鲤鱼与其他水域的鲤鱼有较大差异,驰名中外,被列为我国的四大名鱼之一。其形态特征是:头小体长、背低、体厚,如同纺锤的河道流水型,色泽艳丽;眼眶淡白,唇部杏黄,侧线以上鳞片为金黄色光泽嵌镶黑边,侧线以下乳白色,胸腹鳍肉红色,臀尾鳍下叶为桔红色。除外形楚楚动人外,还具有出肉率高,肌肉中富含脂肪,蛋白质含量达18%~19%,谷氨酸达13.17%,均高于其他鲤鱼,因而肉味鲜美,口感嫩滑,营养丰富,历来被颂为食之上品。70年代初,省水产管理、科研部门和河南师范大学即开始从事黄河鲤鱼的选育和提纯复壮研究,几经周折终于完成了黄河鲤鱼子五代的选育研究,遗传性状稳定,可望通过国家级鉴定,确立黄河鲤鱼的原种种质地位,正式投入规模化生产。1987年郑州黄河渔场引进北京集约养鲤新技术,改变了鲤鱼作为配养品种的历史,使沿黄两岸开发区掀起养鲤高潮,亩产由150~250公斤跃为1~2吨,集约养殖面积迅猛增加到0.2万公顷,当年鱼苗可养成0.6公斤的成鱼,为解决城市吃鱼难问题作出了贡献。目前养殖的鲤鱼品种主要有黄河鲤、荷包鲤、散鳞镜鲤、杂交鲤。全省鲤鱼产量逾3万吨。
5.鲫鱼。生活于水体底层,杂食性,食饵广泛,能随环境和季节不同而变化。鲫鱼生长较慢,成熟早,繁殖能力强,抗病力强,鱼汤浓郁鲜美,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妇幼补品。鲫鱼分布于全省各水系,为池塘、湖泊养殖的搭配品种,产量不高。
生长在河南省豫北淇河的鲫鱼,俗称淇河鲫鱼,因其世代生活在水草繁茂有温泉水的许家沟和大来店河段而具有优良的经济性状;淇鲫体背肉厚,呈双背,为三倍体,色泽艳丽;背部至侧线鳞为金黄褐色略显绿色,侧线下至腹部为银白稍带黄色,头背部黄褐带青色,口部、胸鳍、腹鳍为肉红色,背、尾鳍为灰色。淇鲫生长快,一冬龄鱼可长到150克,蛋白质19.6%,出肉率72%,都高于一般鲫鱼,是河南省的重要养殖品种。近几年鹤壁市、淇县及科研部门正加快淇鲫的原种选育和集约化养殖试验研究,可望在20世纪末投入规模化生产。目前养殖的鲫鱼品种主要有淇鲫、彭泽鲫、银鲫、方正鲫。
6.团头鲂。为中下层鱼类,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为食,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分布于河南省黄、淮、汉江水系,是池塘、湖泊的混养对象。60年代以湖北引进养殖,随后自繁自养。与团头鲂品种相近的还有三角鲂和长春鳊。目前养殖量最大的是南阳市,全省养殖产量约1 000吨。
7.罗非鱼。为热带鱼,用颗粒饵料饲养。70年代郑州、开封水产部门从湖北、广东引进苗种利用电厂余热水养殖,品种有莫桑比克、大红、小红。随后焦作电厂和安阳电厂、中原油田以及鲁山上汤、新郑褚庄、商城汤池等温泉相继筑池饲养,又增加了奥利亚和福寿鱼等品种。全省罗非鱼饲养面积不大,产量约为1 200吨。
8.革胡子鲶。热带鱼,杂食性,耐低氧,生长快,产量高,适合小水面庭院养殖。90年代初周口地区引进苗种试养成功,随后周口、郑州、许昌市地越冬繁殖成功,促进养殖面积的扩大,目前全省产量1 000余吨。
9.虹鳟鱼。常年生活在低温的流水中,肉食性,但适应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当年可长到250克,肉味鲜美,营养丰富。70年代初栾川县和郑州市曾从山西引进苗种试养,未能大面积推广。
10.名特优水产养殖增殖品种。目前,常规与名优养殖品种尚无统一的界限标准。从90年代开始,在农业“一优双高”发展的带动下,水产名特优养殖、增殖发展迅猛,主要品种有:大银鱼、太湖新银鱼、池沼公鱼、甲鱼、黄鳝、鳗鲡、斑鳜、乌鳢、罗氏沼虾、淡水白鲳、加州鲈鱼、斑点叉尾鲴、虹鳟、匙吻鲟、河蟹、牛蛙、黄河鲤、淇河鲫等。全年产量100吨左右,已形成规模的品种有:潢川县的甲鱼,陆浑、白龟山、南湾、鸭河口等大型水库的银鱼,午阳县的黄鳝,郑州金水区的罗氏沼虾和黄河鲤鱼,民权县的河蟹,鹤壁市的淇河鲫鱼。
11.水产种植品种。纤维性水生植物有灯心草、芦苇、蒲、荻,饲料性水生植物有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绿萍;食用性水生植物有菱角、莲藕、芡实、茭白、水芹、慈菇、荸荠、竹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