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边际革命biān jì gé mìngмаржинал ст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边际革命见“边际分析”。 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为特征的经济学及其分析方法的重大转变。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Jevons,William Stanley,1835—1882)、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Menger,Karl,1840—1921)、瑞士籍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Walras,Marie Esprit Léon,1834—1910)。这一革命的基础是运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的分析。“边际”是“追加”、“增量”之意,为数学上的一阶导数,借此形成“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新的分析概念。他们认为,经济决策很少有“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性质。人们总期望他们的行动能取得最大利益。这种情况在他们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才会出现。通过引入微积分等高等数学方法,经济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重要的经济问题成为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或最小化问题。边际分析确立了与古典学派不同的现代经济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使经济理论精密化,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边际分析方法及相应的边际理论又被称为“边际主义”。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家的主要注意力从对经济增长这类宏大问题的思考转移到在微观范围里更精细地探索相对价格的决定问题,讨论市场如何在各种用途之间配置资源。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物品的价值是由主观的边际效用决定的。这就否定了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奥地利,以门格尔为代表,形成了奥地利学派(又称“维也纳学派”);以在瑞士洛桑大学任教的瓦尔拉斯为代表,形成了洛桑学派;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Alfred,1842—1924)在英国创建了剑桥学派。从边际革命开始,到马歇尔理论,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 边际革命 边际革命marginalist revolution在西方经济学界把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关于经济学内容和分析方法的变革称为“边际革命”。英国的W·S·杰文斯、法国的L·瓦尔拉斯、奥地利的K·门格尔是“边际革命”的奠基者。他们各自在自己的著作中独立地提出边际的概念,并根据边际概念系统地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等边际主义经济理论,展示了一套新的分析方法,即边际分析方法。 虽然,“边际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但有其久远的思想根源。例如,D·贝努里 (Daniel Bernoulli,1706—1782) 曾在18世纪40年代提出边际的思想,并把微积分方法应用于经济问题的分析。H·H·戈森和A ·A·古诺曾较为系统地阐述过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特别是戈森明确提出关于边际效用的戈森第一、第二、第三定律,成为后来边际主义经济学家的思想来源。但在这些经济学家们提出这些经济思想的时候,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在当时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特殊的意义。 把在边际革命中形成的边际主义经济理论同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其如下一些不同于古典经济理论的特点: 第一,坚持对经济现象进行一种抽象的超历史的分析,借以揭示和阐明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性规律,使经济学逐渐达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那种精确; 第二,专注于各种经济技术关系的考察与研究,强调经济学的技术性; 第三,崇尚对于单个行为主体的分析,反对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将经济研究重心从供给和生产领域转移到需求和交换方面,一切问题都被置于关于市场交换的供求均衡分析的理论框架之内。 概括地说,强调普遍性,技术性、超历史性、均衡和谐性,这就是边际主义经济理论的一般特点。 但是,边际主义的经济理论也有同古典学派经济理论相一致的方面。例如,它们都强调经济自由或自由放任主义,反对国家 (政府) 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它们都坚持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认为灵活的市场价格制度将保证经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它们都强调个别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个别经济单位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将促进形成社会的或公共的利益的最大化等等。 需要指出,为边际革命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们,其理论观点并不一致,并且互相争论,形成了奥地利学派、剑桥学派、洛桑学派、瑞典学派等不同经济学流派。其中,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A·马歇尔被看成是后来称之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 (1890) 被看成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虽然经济学家中存在着思想的差异,但其共同性多于差异性,他们在维护边际主义的信条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范畴。 本世纪30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大危机,宣告了边际主义或新古典经济学的破产。用琼·罗宾逊的话说,经济理论限入了“第一次危机”。造成这次经济理论危机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就业问题。于是,在西方经济学中又出现了新的革命——“凯恩思革命”。而“凯恩斯革命”的实质在于打破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均衡观念的束缚,从均衡观转向历史观。但新古典经济学却并未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经过P·A·萨缪尔森等人之手,新古典经济学又在“新古典综合”的名义下,被恢复了起来。 ☚ 历史学派 奥地利学派 ☛ 00000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