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巩固提高
1987-1990年的4年中,前两年主要抓加强乡镇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后两年着重抓巩固和整顿。在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
❶完善经营承包,改1年期承包为3年期承包,有的企业实行定期定额递增一包5年不变;
❷开展“双增双节”活动;
❸把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引入企业。1988年什邡、绵竹、市中区进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承包企业的试点,亏损企业试行拍卖,兼并或租赁经营。广汉对30多个企业采用租赁经营后,金轮乡4个老亏损企业很快摘掉了亏损帽子。1987年市中区孝感乡工业公司在所属企业率先实现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当年底公司收取抵押金30多万元,总产值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73%。1988年7月后全市有372个乡镇企业也实行了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共筹资1 704.25万元,增强了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一时期,广汉还在几十个企业试行了股份制。
在治理整顿方面,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抓住稳定政策和提高企业素质这个关键,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生产能力。
❶让已形成生产能力的企业充分发挥作用。1989年以来,基本未再铺新摊子。当时,有495家乡镇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乡村两级企业产成品占用1.54亿元,应收款3.04亿元,两项资金合计相当于农业银行、信用社同期对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90.95%。全市46家水泥厂停产10个,其余多数生产任务不饱满,13家玻璃厂关停9家。为了减轻乡镇建工建材企业停工停产的损失,在外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开展以工代赈搞水泥建设,修水泥公路、建商品房等。仅1990年全市安排资金达5 900万元,兴建了工程量为933万立方米的农田改造和水利工程、水泥公路70公里;
❷坚持把立足点放在抓发展上。对有新的技改项目的企业,实行还旧贷新,凡是符合产业政策、技术新、效益高、无污染的项目,经过批准可以增加贷款规模,实行优惠利息,并在物资能源方面给予支持。企业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可免交能交基金和调节基金。到1990年全市70%的乡办企业、30%以上的村办企业都搞了技术改造;
❸稳定政策。1990年3月,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管理工作的决定》中指出, 政策要“萧规曹随”, 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❹提高乡镇企业素质, 1989年对乡镇企业低水平、低技术重复新上的产品项目, 不予立项,银行不予安排贷款; 对加工工业1年建不成、3年收不回投资,基础工业2年建不成、5年收不回投资的,原则上不予立项;
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1990年全市共关停了200多个耗能高、效益低的小酒厂;对不具备生产条件、产品质量低劣的30多家小磷肥厂进行了查处。1989—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由43.7亿元增加到51.08亿元, 其中工业产值由27.5亿元增加到31.9亿元。
建市7年来, 乡镇企业在改革中迅速崛起, 已成为农民治穷致富的一个支柱产业。1990年和1983年比较, 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市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2.4%上升到42.6%; 工业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22.9%上升到55.3%;出口产品交货总额达5 489万元,创汇1 100万美元;乡镇企业务工人员由9.26万人增加到46.7万人,增加4倍,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4.82%;1990年务工人员年工资总额8.83亿元,人均年收入236.16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 7年来乡镇企业用于支农的资金1.02亿元, 仅1990年就提供支农资金7 625万元,是市、县财政当年对农业投资的2.53倍; 1990年全市乡村两级企业上交国家税金9 701万元, 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