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子心
【名称出处】:《陆川本草》 【概况】: 异名 油子树、茶油树、白花菜、茶子木(《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的种子。 原植物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Thea oleifera(Lour.Rehb.],又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 余项参见“油茶”条。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种子。 【化学】: 含脂肪油(为油酸、硬脂酸等的甘油酯)与皂甙。皂甙元有22α-羟基古柯二醇(22α-Hydroxyerythrodiol)、玉蕊醇A1(Barrigenol A1),皂甙元ST-1(Sapogenin ST-1)、山茶皂甙元A(Camelligenin-A)、山茶皂甙元B、茶皂醇A(Thea-sapogenol A)、茶皂醇B、茶皂醇E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3 【药理】: 茶子心中的皂甙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参考文献 CA 1971;74:11823z 【药性】: 性味 苦,平。 有毒。 ❶ 《陆川本草》:“寒,苦。微毒。” ❷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平。有小毒。” 功效 行气疏滞。 主治 气滞腹痛泻泄,皮肤瘙痒,汤火伤。 ❶ 《陆川本草》:“行气疏滞。治气滞腹痛泄泻。 ” ❷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腹痛,皮肤瘙痒,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陆川本草》:“治食滞腹泻:茶子心9g,水煎浓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