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村幼儿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村幼儿教育

(一)农村幼儿教育

云南幼儿教育始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云南省立女子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成立蒙养园。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幼儿教育是一片空白。1950年后,幼儿教育有所发展,但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缓慢。1958年“大跃进”时期,各地兴办了许多农村幼儿园,仅昆明市官渡区就办托幼园253个,但这些农村托幼园实际是“儿童寄存站”,没有起到保、教作用,绝大多数不到一年时间就停办了,以后10多年农村幼儿教育都未得到发展。直到1978年,农村幼儿园只有22所,45个班,在园人数1 946人。1986年3月,云南省召开第一次幼儿教育工作会,会议提出在农村要积极举办学前一年的幼儿教育,并要求各地制定“七五”幼教规划,提高3~6周岁的幼儿的人园率。据统计,1986年底,全省农村幼儿园发展到1 122所,3 908个班,在园幼儿11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省幼儿教育逐步由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发展。到1999年,全省有幼儿园1 568所,在园幼儿57.75万人(含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18 618人。

☚ 二、农村基础教育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 ☛

(一)农村幼儿教育

(一)农村幼儿教育

辽宁地区幼儿教育始于1907年,称为 “蒙养院”。后来日本、俄罗斯等教会和国民党搞了一些育婴堂、孤儿院、幼稚园。据1947年3月份统计,辽宁境内有县、市立幼稚园7所。1948年辽沈战役胜利,为使干部安心于前后方的工作,安东省 (后改辽东省)省政府决定成立安东省保育院。1949年10月辽西省在锦州成立了省保育院,两省保育院收托全省地方和部队县团级以上干部子女,1949年全省有幼儿园25所,入园幼儿1 129人,教职工129人。
新中国成立后,辽东、辽西两省人民政府从1951年开始,相继在旅大、沈阳、丹东、锦州等地全面接管了外国基督教会和国民党办的孤儿院、育婴堂、幼稚园和私立园等机构,收回儿童教育社会福利事业,幼教事业走上正轨。
1953年在 “大跃进” 的形势下,当年全省幼儿园猛增至2.1万所,比1949年增加近86倍,入园儿童达86.2万名,比1949年增加近764倍。幼儿教育由于违背发展规律盲目冒进,加之受到1959年至1961年 “经济困难” 的冲击,1961年全省幼儿园猛跌至1 626所:入园儿童减至14.1万名,1962年进行了调整,至1965年全省幼儿园稳定为667所,入园儿童7.0万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幼儿园惨遭破坏,教师队伍被解散,各级教育领导机构、教研组织被撤销,损失十分严重。
1976年粉碎 “四人帮”,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发展幼教事业。到1985年全省幼儿园发展到7 424所,在园幼儿92.96万名,教职工总数5.96万人。1991年,全省有幼儿园9 300所,在园幼儿104万人,学前班1.5万个,有43.5万的学龄儿童得到学前一年教育,其中农村儿童占65.7%。
1996年6月,辽宁省教委在沈阳市东陵区、辽中县,铁岭市银州区、开原市召开了学前班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了试点工作经验和成果。1997年10月,省教委又在锦州市召开了辽宁省农村幼儿工作现场会,总结了试点工作会议以来农村幼儿教育的情况,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到1998年,全省农村幼儿园已发展到4 381所,其中学前班11 336个,在园 (班)幼儿42.6万人。

☚ (三)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可喜变化   (二)农村小学教育 ☛
000065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