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工业卫生统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工业卫生统计

工业卫生统计

工业卫生统计除和其它医疗机构的门诊及住院工作统计相同外,主要是职工的疾病统计,包括新病例统计和病伤缺勤统计。
新病例统计是职业病、传染病、工业外伤、慢性病及其他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新病例统计的原始资料主要是新病例卡。新病例卡一般列有病历号、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职别、疾病名称、医生签名和填卡日期等项。填写时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❶凡经医务人员诊查确认为一个疾病或外伤,不管是否确诊均应作新病例统计。
❷急性病每发生一次作为一个新病例,复诊不计,但治愈后又重新发生时,应再计一例。慢性病以年度为界,即每年第一次就诊时登记一次,以后同一年内不再重计。一个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时,应分别登记。
❸工业性外伤指在生产区域中因从事有关生产工作所发生的外伤,不包括非生产性外伤。
❹疾病名称必须按统一规定填写,不要填写症状,一时不能确定者,可填写初步印象。
❺建立健全的登记制度防止登记的重复和遗漏,保证填写的准确性。转诊病人必须经企业卫生站签转诊单。如发现有诊断不符合时,可采用 “新病例更正卡” 及时更正。更正卡与新病例卡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最后多一项“确定诊断疾病名称”。为了使新病例统计提供连续的资料,可将每个人的新病例卡分别装入各自的“新病例卡袋”中。新病例卡袋的封面和新病例卡项目相同,但可增加工种、工龄等必要项目。根据门诊疾病分类报表中所规定的分类,结合本企业特点,适当补充成本企业门诊新病例疾病分类。新病例逐日登记后,按月或季度汇总。
新病例统计的常用指标是发病率,即一定时期内(年、季、月),每100名职工中的新病例数。发病率可按新病例总数计算,也可按某种疾病的新病例分别计算,可按全系统、全企业计算,也可按车间、工段或工种分别计算。从职工新病例构成的统计可以看出各种疾病所占的地位和比重。
病伤缺勤统计是研究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疾病的主要方法,可以提供降低病伤缺勤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资料。收集因病伤缺勤统计资料时,使用病伤休工证。病伤休工证一般列有单位、姓名、性别、年龄、工种、诊断、休工日期。签发单位、签发医生和日期等项。填写时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❶凡因病伤缺勤者不论住院、在家休养或因病住疗养院(所)均应登记,但不包括在疗养院休假者。缺勤六个月以上者可在专栏中登记。
❷缺勤例数以急性病的新病例和慢性病的请假次数为计算单位。正常产不统计,但因孕产期并发症而缺勤者应统计。因计划生育手术而缺勤者不统计。慢性病连续请假,不管休工证多少,仍按一例计算。两次请假有间隔,不管间隔天数均计为两例。因慢性病连续缺勤,在开始缺勤时计为一例,以后只统计缺勤日数。慢性病的缺勤例数实际上是由于病情复发加重而引起的,因而缺勤例数意味着复发次数。因急性病请假,两次请假中虽有间隔但属于同一新病例时只计一例。病愈后重患同样疾病,虽在同一月内也应计为两例。同时患两种疾病请假时,只记引起缺勤的主要疾病,不能计为两例。
❸缺勤日数按实际缺勤日数计,不包括公休日与例假日。缺勤不满一日不统计,两个半日缺勤折成整日统计。
❹病假跨月者(本月休工、下月复工),缺勤例数计入开始缺勤的月份,缺勤日数分别计入各该月份。
职工病伤缺勤的疾病分类可依据各单位病伤的特点制定。因病伤缺勤统计的常用指标:


上述指标可以反映因病伤缺勤的水平和严重程度,也可间接反映医疗卫生工作的成效。这些指标可按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车间进行比较,但在比较分析时,应注意被比较各组职工的性别、年龄及工种构成。
深入研究职工健康状况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❶职工的年龄、性别、工种、工龄等构成及其变动分析。这些资料是研究职工健康状况的基本资料,同时这些资料的本身也可以对职工健康状况作出基本估计。如妇女在职工人数中的比重就涉及到卫生机构中妇产科的设置、编制,妇女病构成的估计。
❷职工死亡的统计研究方法与居民病伤死亡统计基本相同。常用统计指标有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平均寿命等 (参见“死亡率”、“死亡原因”、“寿命表”条)。
❸职工发病率的分析是疾病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不同时期发病率或病伤休工率的分析,休工例数和休工日数中各疾病的增长和下降的分析,可以说明职工健康状况的变化,为制订卫生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❹以“人”为单位的疾病统计是研究职工健康状况较好的方法。它将职工按病种性质和发生频度为标志分为 “重要患病者”、“非重要患病者”或“基本健康者”几组,也可以按曾因病伤休工和未曾因病休工,频繁患病者和非频繁患病者分组。频繁患病的职工人数不多,但他们的休工日数却占全部休工日数的大部分,就诊率也比较高。医务人员如能通过这样分析,及时将需要重点防治的对象挑选出来,积极进行防治,降低患病率便有了保障。
❺职工发病因素的分析。影响发病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分析病因时可用单项分组法,也可用组合法,以显示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生产因素同疾病的关系时,除了解具有鲜明生产特征的病伤(工业性外伤、职业病与职业中毒)外,还要了解其它病种与职业的关系,并在同类厂矿中进行比较研究。对各车间、各工种进行对比时,要充分注意到观察对象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尤其是年龄、性别结构的一致性,以免把年龄、性别构成不同所引起的差别误认为生产因素所致。研究生产因素同疾病关系时,也可用以“人”为单位的分析方法,对比两组作业工人的发病频度,以了解生产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提示生产环境对机体有无致害作用以及致害的程度。
☚ 劳动能力鉴定   药政管理 ☛
000142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