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羊肝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方。黄柏、黄连、龙胆草各600g,草决明、密蒙花、青皮、草决明、柴胡、木贼草、胡黄连、黄芩、夜明砂、茺蔚子各1200g,鲜羊肝5000g(煮熟,连汤泡制,晒干)。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每服9g,日二次。功能补血,清热。治血亏热盛,眼目昏暗,羞明怕光,胬肉攀睛。 黄连羊肝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组方药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各600克 草决明 石决明(生) 密蒙花 青皮(炒) 柴胡 木贼草 胡黄连 黄芩 夜明砂 茺蔚子各1.2千克 鲜羊肝5千克(煮熟,连汤炮制) 【制剂用法】 上药14味,除羊肝外,共研细末,将煮熟羊肝串起,晒干或烘干,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主要功效】 清肝明目。 【适应病证】 肝虚火盛,两目昏暗,羞明怕光,胬肉攀睛。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黄连羊肝丸 黄连羊肝丸本方见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方由胆草、茺蔚子、木贼、密蒙花、黄连各620克,夜明砂、柴胡、胡连、生石决明各1240克,鲜羊肝5000克,黄柏、青皮(醋炒)各620克,蒺藜(盐炒)1000克,黄芩、炒草决明各1240克组成。将鲜羊肝煮熟和前药串一处晒干,共为细粉,炼蜜为丸、9克重,每次一丸,白开水送下,每日二次。功能清肝明目退翳。主治肝经风热或肝火旺盛,两目红肿,眼目昏暗,羞明怕光,眼珠疼痛,或胬肉攀睛,迎风流泪。 本方所治为风热火眼,或肝火旺盛而致眼赤肿疼者。方中胆草、黄连、胡连、黄柏、黄芩、茺蔚子、草、石决明均属清肝泻火,明目退肿之要药;配柴胡、木贼、密蒙花、蒺藜发散风热,明目退翳;夜明砂为辛寒之品,善于清热明目,退翳;肝开窍于目,肝火旺盛,上冲眼目,可致目赤肿痛诸症,而肝体亦伤,故更用羊肝以肝补肝,益血明目;青皮醋炒具有苦辛酸味,本《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之意。综合本方,清散并用,清而兼养,故可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亢所致的眼疾。 秘传羊肝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白羊子肝(净洗去膜)一具,黄连(去须捣罗为末)。上药将羊肝先入沙盆内杵烂,旋次入黄连末拌擂,干湿得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四丸,食后以温浆水吞下,连作五剂。功能清热养肝明目。主治肝经不足,风毒上攻,眼目昏暗泪出,羞明怕日,隐涩难开,或痒或痛;亦治内外障眼,攀睛胬肉。方中黄连清热泻火明目,羊肝养肝明目,二味合用,共奏清热养肝明目的功效。《原机启微》黄连羊肝丸亦用黄连羊肝二味为丸,每服三、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茶清汤下。主治目中赤脉红甚,眵多,或巅脑沉重,睛珠疼痛等。 羊肝散(《德生堂方》,录自《普济方》卷七十四) 谷精草五钱,甘菊花一两,木贼钱半,甘草、黄连各三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羊肝一块切开,入药末在内,炙熟,食后服。功能清散风热,泻肝明目。主治翳膜攀睛,赤烂肿痛。 明目羊肝丸(《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六十) 黄连三两,家菊花、龙胆草、石决明(煅)、人参、当归、熟地、枸杞、麦冬、牛膝、青盐、黄柏、柴胡、防风、羌活各八钱,肉桂四钱,羯羊肝一具(烙干为末)。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汤下。功能养肝明目,疏风清热。主治肝虚风热,冷泪赤涩,内外障眼。 ☚ 羚羊饮 黑参汤 ☛ 00004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