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雷州半岛农业区
该区为广东西南部的热带半岛,包括湛江市及其所辖的徐闻、海康、遂溪、廉江、吴川五县,土地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人口456.8万人。
该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22—23℃,≥10℃的年积温达8 100—8 400℃,全年基本无霜,是国家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甘蔗生长期达330—350天,可利用越冬条件发展秋植甘蔗,提高产量及含糖率,并延长榨季,是全国蔗糖生产基地之一。
该区台地广布,除廉江县有部分海拔100—300米的低丘陵外,其余大多数为海拔25—80米的台地或海积平原,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0%,其坡度一般只有3°—5°,多为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含有机质较丰富,农、林、牧皆宜,但干旱缺水是一大制约的因素。同时,台风灾害也较多。
该区海岸线长1 300余公里,对发展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十分有利。
湛江市是本省沿海开放城市,海、陆、空交通便利,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及南海西部石油的开发,湛江市及其港口在国内、省内的地位将更为重要。同时,也将为本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技术支援和为农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雷州半岛西海岸(徐闻、海康)年降雨量相对较少,海水含盐度高,宜于发展海盐生产,是广东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
八十年代,湛江市农业生产有相当大的发展。1985年以来,在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大搞农业开发,仅“七五”期内就开发宜农荒地、荒山、荒滩、荒水30万公顷,水果(红江橙、芒果、荔枝、香蕉、菠萝等)面积发展到5. 2公顷,比1978年增加6倍,糖蔗面积14. 87万公顷,比1978年增加2. 8倍多,北运菜面积达到2.84万公顷。全市建立以“两水一牧”为重点的专业性商品生产基地20余个。其中糖蔗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基地,水产、水果、热作、北运菜、畜牧分别列为全国和省的生产基地。该市开发性农业的商品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