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七五”、“八五”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七五”、“八五”时期

(六)“七五”、“八五”时期1986—1995年

“七五”以来,安徽邮电通信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通信能力大大增强,一个具有一定现代水平的农村邮电通信网络已经形成。
(1)扩大农村邮电业务与功能。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需求,促进了农村邮电业务的持续发展。邮政方面,除信函、包裹、报刊发行、汇兑等传统业务外,邮政快件、国际信函、邮政储蓄、商品包裹等新兴业务在县和乡镇相继开办。电信方面,在原有电话、电报的基础上,也相继开办了国内、国际长途直拨电话、用户电报、传真等业务项目。农村通信在整个邮电通信中的地位逐步提高。1980年,全省农村农话业务总量和农话业务收入仅有712.6万元和761.5万元;1994年,全省农村农话业务总量和农话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13亿元和1.29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169.1%和179.3%,比1980年增长15.9倍和17.0倍。
(2)加快农村通信建设的步伐。为使农村通信建设速度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安徽省邮电管理局认真贯彻“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建设方针,加大农村通信建设投资,使全省农村邮电通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实现1988年乡乡通电话的目标,邮电部门相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好经济发展较快集镇的通信建设,并召集全省163个不通电话乡镇的所属地县局负责人开会研究和进行部署。在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用户的支持、帮助下,至1988年底,除位于海拔1 400余米的绩溪县大璋乡因自然、地理条件特殊未能通电话外,其余162个未通电话乡全部通了电话。1991年3月,全省农村通信工作会议,重点研究解决农村电话普及率低和76%行政村不通电话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加速农村通信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地、市、县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推动农村通信发展的具体举措。1991—1994年,全省用于农村电话建设的资金累计达4.08亿元,其中1994年投资为2.18亿元。1994年末,全省已建成数字农话交换局462处;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329 485门,居全国第11位,是1990年的2.91倍;其中自动交换机容量为297 206门,是1990年4 348门的68.4倍;特别是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90年的空白迅速增加到295 288门,已占总容量的89.6%。全省农话明线线条总长度为36 294对公里,电缆长度为10 371.3皮长公里,其中光缆线路4 865.1皮长公里。邮政方面,设在农村邮电局所2 240处,其中自办局所1 383处,代办所868处;有农村自办邮路489条、18 592公里,委办邮路116条、4 563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39 825公里;全省共有乡邮递员1 164人。
(3)提高农村邮电通信服务水平。1994年,全省1 856个乡镇中,已有1 624个乡镇设有邮电局所,占87.5%,居全国第13位;868个乡镇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所有乡镇均能按固定班期投递邮件或3天内投递一次。全省计有农村自动电话交换点754处;已有782个乡镇安装了程控电话交换机,占乡镇总数的42.1%;已通电话的有1 855个乡镇, 占总数的99.9%,居全国第10位;进入长话自动网的乡镇有1 109个,并全部可以直拨国际和港澳地区,占总数的60%;各县(市)至所辖乡(镇)共有直达电路21 453路。在全省30 946个行政村中,已通电话的有10 89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5%,农村电话普及率为0.46部/百人。

☚ (五)“五五”、“六五”时期   二、公路建设 ☛
000025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