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990—1992年的整顿
1990至1992年,河南省按照中央部署,在积极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特别经过第一期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省有7 050多个三类支部(占全省47 000多个农村支部总数的15%)绝大多数面貌有了改变。第二期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开始前,全省共查出问题严重的村297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这些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❶派性严重;
❷经济混乱;
❸土地纠纷多;
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
❺报复村干部;
❻治安混乱,集体械斗。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自身稳定,而且影响邻村乃至整个大局的稳定。为此,省委下决心在两期教育活动之间对这些村进行集中整顿。其中,省里对46个问题特别严重的村,直接派工作队整顿,其他251个由地、市委负责整顿,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一”的目标要求:即建设一个好支部,选出一个好支书,制定一套好制度,理出一条发展经济奔小康的好思路。主要做法是,集中力量,依靠群众,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在实际工作中大体分四步进行:
(1) 从省、市(地)、县、乡党委和部门抽调干部,组织强有力的工作队。全省共抽调了2 600多名干部到这些村帮助工作,进行整顿。省里直接抓的46个重点村共派干部584人,工作队进村前,进行了短期培训,主要是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进行政策、纪律教育。
(2) 发动群众,揭露矛盾,查证问题。工作队进村后,一般都召开了三个会议,即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会,把中央和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整顿的要求和目的,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讲清楚,以取得信任和支持。有些工作队还深入到农户和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座谈,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在这个基础上,揭露矛盾,查摆问题,真正找准不稳定的原因。凡查清的问题,集中全力加以解决。财务问题,向群众张榜公布,该退赔的退赔,该归还的归还。社会治安混乱问题和公、检、法部门协同作战,依法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非法宗教活动猖獗的,取缔其活动场所,打击其首要分子。强占公房的,责令其按期退还,并赔偿经济损失。
(3) 选好支书,配好班子。在选配村干部过程中,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注重公道能干,广泛物色人选,广泛征求意见,搞好民意测评,按民主程序办事。对少数确无合适人选的村,派国家干部到村任职。调整过的班子,基本达到了群众满意,上级党委满意。工作队还帮助这些村建立完善了各项制度,制订了经济发展规划,理清了发展思路,有的还帮助确定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项目。
(4) 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工作队离村前,由市(地)、县联合进行检查验收。主要是检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支部、村委会等村级组织是否健全,整体功能发挥如何;党的农村政策是否得到落实;规章制度是否完善;经济发展思路是否理出来并见诸实施等。
通过整顿,突出问题大部分得到了解决,走向了稳定。社会治安状况普遍有所好转,赌博、偷盗、械斗、封建迷信等有所制止。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始发挥出来,党群、干群关系有所改善。